[发明专利]利于提高换热系数的永磁式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3395.3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6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缪宏江;杨托;郑红海;杨建青;袁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大路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3/12 | 分类号: | F28F13/12;F28F1/30;F28F9/26;H02K1/27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3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于 提高 系数 永磁 换热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于提高换热系数的永磁式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所属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换热器上半组件和换热器下半组件,换热器下半组件上设有与换热器下半组件相连通的冷却水管,换热器下半组件两端设有若干与冷却水管相套接的散热片。换热器上半组件包括换热器上半壳体,换热器上半壳体内设有与换热器下半组件相连通的内轴,换热器上半壳体上端设有与换热器上半壳体相活动式嵌套连接的外部叶轮,外部叶轮与换热器上半壳体间设有与外部叶轮相嵌套连接的外磁转子,内轴与换热器上半壳体间设有与内轴相嵌套连接且与外磁转子相磁性切割传动的内磁转子。实现待冷却介质的强迫运动,大大增强散热器的散热效果,提高其换热系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于提高换热系数的永磁式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永磁传动是传动史上的一场革命,其结构简单、运行可靠、节能降耗的特点很好的应用于现代化工业中,其主要应用于石油、石化、电力、矿山、钢铁、化工、水泥等行业的电机拖动系统节能。强化传热技术通常只有两个手段:增加传热面积和提高传热系数,目前采用扰流孔、电晕风、纵向涡等手段成为工程热物理学界的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散热性能差、运行稳定性低和使用寿命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利于提高换热系数的永磁式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采用永磁钢片环形布置形成的旋转磁场及“磁路推拉”原理,实现待冷却介质的强迫运动,再结合一定的扰流设计,可以促进换热表面层流边界层的破坏和湍流边界层的生成,改变其自然对流散热状态,使散热片附近的层流流动转化为湍流,大大增强散热器的散热效果,提高其换热系数。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利于提高换热系数的永磁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上半组件和换热器下半组件,所述的换热器下半组件上设有与换热器下半组件相连通的冷却水管,所述的换热器下半组件两端设有若干与冷却水管相套接的散热片。所述的换热器上半组件包括换热器上半壳体,所述的换热器上半壳体内设有与换热器下半组件相连通的内轴,所述的换热器上半壳体上端设有与换热器上半壳体相活动式嵌套连接的外部叶轮,所述的外部叶轮与换热器上半壳体间设有与外部叶轮相嵌套连接的外磁转子,所述的内轴与换热器上半壳体间设有与内轴相嵌套连接且与外磁转子相磁性切割传动的内磁转子。
作为优选,所述的换热器下半组件包括与内轴相贯穿式套接的换热器下半壳体,所述的换热器下半壳体内与内轴间设有若干呈等间距环形分布且与内轴呈一体化焊接的内部叶轮,所述的换热器下半壳体与冷却水管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的换热器上半壳体一端与换热器下半壳体呈一体化垂直结构,所述的换热器上半壳体另一端设有与换热器上半壳体呈一体化密封式的后压盖,所述的换热器下半壳体另一端设有与换热器下半壳体呈一体化密封式的前压盖。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磁转子包括若干外磁永磁钢片呈环状结构分布且沿着周向N、S极交替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内磁转子包括若干内磁永磁钢片呈环状结构分布且沿着周向N、S极交替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部叶轮一端与换热器上半壳体相插嵌式套接固定,所述的外部叶轮另一端设有与换热器上半壳体相套接且与外部叶轮相插嵌式固定连接的外磁转子限位盖。
作为优选,两相邻的散热片间均设有若干散热片管。
作为优选,所述的利于提高换热系数的永磁式换热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第一步:先将冷却水管开缺口槽与换热器下半壳体进行一体化焊接,接着将内轴协同换热器上半壳体完成与换热器下半壳体的插接,此时完成换热器下半壳体与换热器上半壳体的同轴心壳体一体化焊接过程。
第二步:拔出内轴,将内磁转子套接后再插入内轴至换热器上半壳体内,接着再将换热器下半壳体内完成内部叶轮与内轴的定位焊接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大路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大路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33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污染型林业育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吸顶式模栅LED教室灯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