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尺寸板条状人造红宝石晶体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4810.3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9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顾跃;丁雨憧;李海林;姜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30B29/20 | 分类号: | C30B29/20;C30B11/00;C30B11/14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王海军 |
地址: | 4000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寸 板条 人造 红宝石 晶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人造单晶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尺寸板条状人造红宝石晶体制备方法,包括将原料放入钼制船形坩埚中,并在晶体炉内气压低于2×10‑4Pa的情况下注入氢气令晶体炉中气压达到1.5×105Pa左右;升高晶体炉内温度,令原料完全融化;调整坩埚位置,完成引晶、晶体放肩生长以及晶体等宽生长;对晶体炉进行降温,并取出制备得到的红宝石晶体;本发明利用水平定向结晶法,同时具有定向结晶法和垂直区熔法的优点,制备红宝石具有成本低、周期短、尺寸大、晶体质量高、产品均一性好、颜色尺寸可调节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造单晶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尺寸板条状人造红宝石晶体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造红色宝石是在刚玉(α-Al2O3)中摻杂少量Cr2O3形成的单晶体,由于摻杂的Cr3+离子可以吸收部分波段的可见光,从而使晶体显示红色。
人造红色宝石的晶体结构、物理化学性质与天然红宝石一样,同样具有硬度大(仅次于金刚石)、色彩鲜艳、折射率高、色散系数大等特点,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高档饰品的晶体材料。
目前,生长红色宝石单晶的方法主要有火焰法、提拉法、助熔剂法、水热法等,火焰法生产成本较低,但晶体尺寸小、质量差、均一性不好,提拉法可以生长出较大尺寸的红宝石晶体,但因为红宝石的熔点为2040℃,需要使用昂贵的铱金作为坩埚材料,每次生长的成本很高。助熔剂法生长红色宝石晶体速度慢,尺寸小,且助熔剂易对产品产生污染,水热法需要特定高压釜与防护措施,工艺复杂,危险系数大,且晶体尺寸受高压釜限制,直径较小。
发明内容
为了生长出的红宝石具有晶体质量好、尺寸大且可调节,且缩短红宝石生长周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尺寸板条状人造红宝石晶体制备方法,如图1,包括以下步骤:
A:将5N的氧化铝多晶料及氧化铬粉料的混合材料作为原料,放入钼制船形坩埚中;
B:船型坩埚顶端中间位置籽晶槽内放入籽晶,将坩埚放入晶体炉中,在坩埚周围摆放反射屏,关闭晶体炉,并开启晶体炉循环水冷却系统;
C:打开真空泵,令晶体炉内气压达到2×10-4Pa以下;
D:向晶体炉中充入氢气,直到晶体炉中气压达到1.4×105Pa~1.6×105Pa后停止氢气注入;
E:晶体炉升温系统升高晶体炉内部温度,使得在3小时内将晶体炉内温度达到2050°,并保持炉内温度为2050°,移动坩埚,使加热器位于坩埚中部,等待原料完全融化;
F:调整坩埚位置,使得籽晶不融化,籽晶周围的熔融液也不凝固,此时移动坩埚使得籽晶融化2~4mm,保持此状态20~30分钟,然后反向移动坩埚,使熔融液体开始凝固;
G:晶体放肩生长期间,以3mm/h的移动速度持续移动坩埚,使坩埚内晶体沿着固定方向持续凝固;
H:当晶体放肩生长结束,以5mm/h的移动速度持续移动坩埚,直到晶体离开晶体炉加热器区间;
I:在20小时内缓慢将晶体炉的功率变为0,在等待晶体炉内部的温度到达室温;
J:连通晶体炉与外部的气体,待晶体炉内部气压稳定为大气压后打开晶体炉,取出红宝石晶体。
进一步的,氧化铝多晶料与氧化铬粉料的质量比为99.9:0.1—97:3。
进一步的,移动坩埚使得籽晶融化2~4mm的过程中,坩埚移动的时速度为1mm/h。
进一步的,晶体放肩生长期间,放肩角为60~12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48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