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合器从动盘、离合器及其发动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55061.3 | 申请日: | 2020-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9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凌磊;蒋博文;聂川;周良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13/58 | 分类号: | F16D13/58;F16F15/12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胡博文 |
| 地址: | 4000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从动 及其 发动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包括从动盘本体和限位盖板;所述限位盖板与从动盘本体同轴设置,所述限位盖板沿轴向方向向外凸起形成有用于安装减震弹簧的限位腔;所述从动盘本体上开设有与限位腔配合使用的弹簧安装孔,本技术方案的离合器从动盘采用类似等腰梯形的安装孔进行减震弹簧的安装,更加贴合减震弹簧的工作状态,增加减震弹簧使用寿命,避免断裂的风险,减小离合器的噪声,提升了离合器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合器从动盘、离合器及其发动机。
背景技术
离合器位于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是摩托车传动系统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联系的部件,也可以说是发动机与变速箱动力传递的“开关”它是一种既能传递动力,又能切断动力的传动机构。
传统的离合器从动盘(或者离合器从动齿轮)上安装有减震弹簧,但是由于离合器工作时,会受到来自径向的力以及扭力矩,减震弹簧不能保持原有的状态,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弯曲,传统的离合器一般采用矩形结构的安装孔用于安装减震弹簧,同时对于减震弹簧的安装定位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其产生的变形,因此而减震弹簧使用时寿命会受到影响,减震弹簧容易发生断裂,离合器产生更多的噪音等情况。
为此,需要一种新型的离合器从动盘用以克服上述缺陷,以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技术方案的离合器从动盘采用类似等腰梯形的安装孔进行减震弹簧的安装,更加贴合减震弹簧的工作状态,增加减震弹簧使用寿命,避免断裂的风险,减小离合器的噪声,提升了离合器的可靠性。
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包括从动盘本体和限位盖板;所述限位盖板与从动盘本体同轴设置,所述限位盖板沿轴向方向向外凸起形成有用于安装减震弹簧的限位腔;所述从动盘本体上开设有与限位腔配合使用的弹簧安装孔;通过限位盖板与从动盘本体结合形成的弹簧限位腔,使得其整体结构更加贴合减震弹簧的工作状态,增加减震弹簧使用寿命,避免断裂的风险,减小离合器的噪声,提升了离合器的可靠性。
进一步,所述弹簧安装孔为多个且弹簧安装孔沿从动盘本体周向方向均匀布置,所述限位盖板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开口且每个限位开口处沿轴向方向向外凸起形成第一限位挡片和第二限位挡片;所述弹簧安装孔和限位开口沿轴向方向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弹簧安装孔整体结构近似为“梯形”,每个限位开口处均设置有限位挡片,用于形成对减震弹簧的轴向限位。
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挡片和第二限位挡片均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第一限位挡片和第二限位挡片相互配合形成所述限位腔。限位挡片不仅对减振弹簧起到轴向方向的限位,同时由于弧形结构的设置使得限位挡片与减震弹簧之间的摩擦力得到增大,对减震弹簧起到了周向限位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限位开口处形成有与减震弹簧配合使用的限位卡槽。限位卡槽的设计不仅方便于对减振弹簧的两个端部进行安装定位,提升减振弹簧的稳定性能,同时在加工过程中,方便于材料的流动,更利于弧形结构的限位挡片加工成型,避免了限位挡片与限位开口的两端发生干涉。
进一步,所述弹簧安装孔的四条边包括上底边、下底边以及两条腰,所述下底边的两端沿从动盘本体径向方向向外凸起形成两个弹簧限位口,所述两条腰长度相同,上底边和下底边整体为弯曲弧形状。两个底边均为弯曲的弧形结构,更加适应弹簧的弯曲状态,使弹簧使用时和整体结构更为贴合,底边上的两个弹簧限位口结构使得弹簧端部进行安装时更为方便,安装更为稳定,减小弹簧使用时产生的跳动。
进一步,所述弹簧限位腔两两一组一共三组,三组弹簧限位腔沿从动盘本体周向方向均匀布置。三组弹簧限位腔沿从动盘本体周向方向均匀布置,采用三组弹簧限位腔的周向均匀布置的方式,在有限的空间内多安装减振弹簧,提升整体结构的减振性能,当然限位开口也设计为两两一组一共三组,且每个限位开口均与弹簧限位腔轴向对其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50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性邻菲咯啉铜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一种生物制药用过滤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