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稳定性提高的酮糖3-差向异构酶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10090.3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6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大谷耕平;石川一彦;中村雅子;香月和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谷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N9/90 | 分类号: | C12N9/90;C12P19/02;C12P19/24;C12N15/61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桂霞;李志强 |
地址: | 日本兵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稳定性 提高 差向异构 | ||
本发明人发现了:在源自球形节杆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稳定性提高的新型酮糖3-差向异构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D-阿洛酮糖(D-プシコース,D-psicose)作为自然界中仅微量存在的稀有糖的一种而已知,其甜度为砂糖的约70%,因此被用作甜味剂。还已知D-阿洛酮糖的热量值几乎接近于零,具有抑制血糖值升高等各种生理功能,作为具有功能性的食品原材料而受到关注。由于这样的情况,在食品工业中,对D-阿洛酮糖的有效且安全的生产方法的需求日益增加。
另一方面,由于D-阿洛酮糖是D-果糖的差向异构体,因此建立了使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与D-果糖发生作用的生产方法。例如,公开了源自球形节杆菌(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4/1092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8-54175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16-518135号公报;
专利文献4:CNA1063504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关于通过使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等酶发生作用而进行的D-阿洛酮糖的生产方法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但作为源自像球形节杆菌这样的食品安全性已被认可的菌种的D-阿洛酮糖的生产酶、且热稳定性提高的酶的制造方法尚未确立。另外,虽然源自球形节杆菌的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最佳温度在镁(Mg2+)存在的条件下为60~80℃,但若在反应温度超过50℃的状态下长时间进行反应,则酶活性慢慢降低,存在着D-阿洛酮糖的生产减少的课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在对使酶发生作用来生产D-阿洛酮糖的方法进行各种研究时发现了:在源自球形节杆菌的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氨基酸序列中,通过取代特定的氨基酸,可得到热稳定性提高的突变酶,且发现了可有效地生产D-阿洛酮糖。更具体而言,发现了可得到酮糖3-差向异构酶突变体,该突变体在SEQ ID NO: 1所表示的源自球形节杆菌的野生型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氨基酸序列内具有至少1个氨基酸突变,且(1) 70℃下的酶活性(T70)与50℃下的酶活性(T50)之比T70/T50显示出较野生型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T70/T50高的值;或者(2)在以未处理的酶在50℃下的活性为100的情况下,在50mM磷酸缓冲液(pH8.0、包含2mM的硫酸镁)悬浮液中,60℃下进行了1小时处理的相同的酶在50℃下的残留酶活性A显示出较野生型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A高的值。
即,本发明是根据上述见解而完成的,由以下的(1)~(9)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谷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松谷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00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具有改变单体轮廓的热处理制品以及控制该制品中(-)-表儿茶酸和(+)-儿茶酸的差向异构作用的方法
- 塔格糖的生产方法、大肠杆菌及己酮糖C4-差向异构酶突变体
- 包含来源于嗜热菌的糖-差向异构酶的非磷酸己糖的差向异构化用组合物
- 维生素D差向异构体的测定法
- 一种热稳定性得到改善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突变体及其应用
- 一种催化活性得到提高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突变体及其应用
- 一种他克莫司8‑差向异构体的提纯方法
- 一种新型热稳定果糖-6-磷酸盐-3-差向异构酶和使用其生产阿洛糖的方法
- 包含来源于嗜热菌的糖-差向异构酶的非磷酸己糖的差向异构化用组合物
-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编码基因、载体、重组细胞以及它们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