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发动机零件加工合格率的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26571.7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1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彭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冶汉龙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7/00 | 分类号: | B23B27/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曹政 |
地址: | 435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发动机 零件 加工 合格率 刀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发动机零件加工合格率的刀具,具有:刀柄;刀体,设置在刀柄头部,刀体的顶角为180°;刀体的顶角与待加工孔口端面平齐,可以矫正底孔偏的问题,避免出现粗精加工不一致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发动机零件加工合格率的刀具。
背景技术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在发动机重要零部件及其它产品的深孔加工方面,该类型孔基本都有预铸底孔,当底孔位置偏离理论中心时,因为加工余量偏差大,加工时普通结构刀具无法矫正其位置,导致加工后孔的位置度不符合技术要求,如果采用粗、精加工的方式,则后续精加工时出现粗精加工不一致现象,导致零件的合格率低,主要是因为刀具本身结构不具备矫正孔位置能力或是矫正能力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矫正底孔偏的问题,避免出现粗精加工不一致现象的提高发动机零件加工合格率的刀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发动机零件加工合格率的刀具,具有:
刀柄;
刀体,设置在所述刀柄头部,所述刀体的顶角为180°;
所述刀体的顶角与待加工孔口端面平齐。
所述待加工孔的理论中心与所述刀体的中心共线。
当预发动机零件预铸孔中心偏离理论中心时,所述刀体的中心不与所述预铸孔中心线共线。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避免了因为加工余量偏差大和预铸孔的导向作用,矫正了预铸孔中心偏离问题,很大程度提高加工后孔位置度,如果采用粗、精加工的方式,大幅度降低了粗精加工不一致现象,提高了发动机零件加工合格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提高发动机零件加工合格率的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刀具加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加工状态对比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刀柄,2、刀体,3、顶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3,一种提高发动机零件加工合格率的刀具,具有:
刀柄;
刀体,设置在刀柄头部,刀体的顶角为180°;
刀体的顶角与待加工孔口端面平齐。
待加工孔的理论中心与刀体的中心共线。
当预发动机零件预铸孔中心偏离理论中心时,刀体的中心不与预铸孔中心线共线。
将普通的深孔加工刀具的顶角改为180°平角,在加工深孔时从孔口端面直接切削(如图2所示,因为没有径向力作用,预铸孔不起引导作用),避免了因为加工余量偏差大和预铸孔的导向作用(传统刀具因为有径向力作用,起到引导作用),预铸孔中心如果偏离理论中心,刀具加工出来的孔的中心也会与刀具定位中心一致,从而矫正了预铸孔中心偏离问题,加工后孔的位置度符合技术要程度将很大程度提高,如果采用粗、精加工的方式,则会很大程度提高后续精加工时加工刀具中心的重合度,大幅度降低了粗精加工不一致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冶汉龙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大冶汉龙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65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板材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煤气发生炉废蒸汽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