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高低温循环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82788.1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9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兰;文志永;王作峰;田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F01P5/10;F01N3/20;F02M26/28;F01P3/02;B60H1/04;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低温 循环 冷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高低温循环冷却系统。该发动机高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包括相互独立的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和低温循环冷却系统,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包括低温水泵、分流阀、主中冷器及级间中冷器,低温水泵用于输出冷却液,分流阀的一端连通于低温水泵的出口,另一端分别连通于主中冷器和级间中冷器,分流阀用于分配通入主中冷器和级间中冷器内冷却液的流量,主中冷器和级间中冷器并列设置并均与低温水泵相连通。该发动机高低温循环冷却系统的分流阀起到了分流作用,提高了主中冷器和级间中冷器的冷却能力,有效降低中冷后的进气温度,从而提高发动机经济性和动力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高低温循环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一般由水泵、散热器、风扇、节温器、暖风机、发动机水套以及其他附加装置等组成,利用水泵强制冷却液在发动机中流动进行热交换,并通过风扇采用风冷的方式与各交换器里面的冷却介质进行热对流,以带走交换器内冷却介质的热量,从而使发动机在所有工况都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
随着排放要求升级和对燃油经济性的需求,废气再循环系统和增压系统等逐渐应用到发动机上,增压后的空气一般通过中冷器进行冷却。由于中冷器的冷却能力直接影响进气温度,现有增压空气未经中冷器充分冷却就进入燃烧室内,会影响发动机的充气效率,从而影响发动机经济性和动力性,同时还很容易导致发动机燃烧温度过高,造成爆震等故障,而且会增加发动机废气中的氮氧化物的含量,造成空气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高低温循环冷却系统,用于降低进气温度,降低环境污染,且提高发动机经济型和动力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高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包括相互独立的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和低温循环冷却系统,所述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包括低温水泵、分流阀、主中冷器及级间中冷器,所述低温水泵用于输出冷却液,所述分流阀的一端连通于所述低温水泵的出口,另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主中冷器和所述级间中冷器,所述分流阀用于分配通入所述主中冷器和所述级间中冷器内冷却液的流量,所述主中冷器和所述级间中冷器并列设置并均与所述低温水泵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低温循环冷却系统还包括低温膨胀水箱,所述低温膨胀水箱的一端连通于所述主中冷器和/或所述级间中冷器,另一端连通于所述低温水泵的进口。
作为优选,所述低温膨胀水箱通过低温放气管连通于所述主中冷器和/或所述级间中冷器。
作为优选,所述低温膨胀水箱通过低温补水管连通于所述低温水泵。
作为优选,所述低温循环冷却系统还包括低温散热器,所述低温散热器的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主中冷器和所述级间中冷器,所述低温散热器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低温水泵的进口。
作为优选,所述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包括相互串联的高温水泵、发动机水套和节温器,所述高温水泵的进口连通于所述节温器,使所述发动机水套形成第一冷却循环;在所述节温器和所述高温水泵的进口之间设置有高温散热器,使所述高温水泵、所述发动机水套、所述节温器及所述高温散热器形成第二冷却循环。
作为优选,所述高温循环冷却系统还包括EGR冷却器、油冷器及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节温器和所述发动机水套,所述EGR冷却器和所述油冷器并联设置,且所述EGR冷却器的两端和所述油冷器的两端均分别连通于所述高温水泵的出口和所述出水管。
作为优选,所述高温循环冷却系统还包括高温膨胀水箱,所述高温膨胀水箱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高温水泵的进口和所述出水管。
作为优选,所述高温循环冷却系统还包括相互并联设置的暖风机和尿素箱,所述暖风机的两端和所述尿素箱的两端均分别连通于所述出水管和所述高温水泵的进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27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