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D曲面玻璃自动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2446.7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36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康政纲;张航;武宏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精创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10 | 分类号: | B07C5/10;B07C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组 待测产品 尺寸测量 应力测量 上料模组 下料模组 本实用新型 光学测量 取料模组 测量 应用前景广阔 自动测量装置 不良品分类 玻璃 模组测量 模组测试 平整度 准确率 放入 料框 料盘 上料 移取 载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曲面玻璃自动测量装置,包括上料模组、尺寸测量模组、应力测量模组、下料模组和取料模组,其中,上料模组将放置于该料框内的该待测产品进行输送上料;尺寸测量模组对放入载具中的该待测产品的外形尺寸、高度、厚度及平整度进行测量;应力测量模组测试该待测产品的应力值;下料模组将该尺寸测量模组和该应力测量模组测量后的待测产品输送至该料盘;同时取料模组将该待测产品由该上料模组依次移取至该尺寸测量模组、该应力测量模组以及该下料模组。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3D曲面玻璃或光学测量产业中,能够实现批量测量和不良品分类处理准确率高,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测量检测领域,尤其涉及3D曲面玻璃或光学测量产业中的自动测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对3D玻璃的需求已经逐步从2D或2.5D过渡到3D曲面玻璃时代,3D曲面玻璃具有性能轻薄、透明洁净、抗指纹、防眩目、坚硬、耐刮伤、耐候性佳等可型塑做出3D多形状。不过3D曲面玻璃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困难,生产加工工艺包括:工程—开料开孔—精雕—研磨—清洗—热弯—丝印—等等,一系列复杂的生产工艺流程,再靠人工肉眼来进行识别已不能够满足市场的要求。
现代,3D曲面玻璃技术除了在手机上大放异彩以为,3D曲面玻璃的曲面特色也非常符合其它3C产品设计的需求。如平板计算机、头戴氏VR技术、智能手表手环、液晶LED曲面电视、等可穿戴式智能产品等等,基本上都明确了3D曲面玻璃的发展方向。3D曲面玻璃技术以其多形状的外观和具有产品特殊设计的新颖性,在增加弧形边缘的同时解决了天线布置空间不足及增强收讯的功能,使产品更加美观。不过随着3D技术的发展,高品质的3D玻璃曲面检测要求越来越高。检测内容包括:2D外形尺寸、3D轮廓度尺寸、玻璃厚度、高度、弧宽、角度、平整度、透过率、应力检测等。需要的测量和检测工艺都比较复杂,随着3D玻璃测量和检测工作日益繁重,传统测量和检测方式也已经由最初的人工肉眼直接识别和半自动设备发展为全自动机器自动化检测,测量和检测效率得大幅提升。
为了对3D曲面玻璃测量和检测后实现和跟踪管理,测量完成后的产品需根据要求自动进行分类,良品和不良品二类,目前,测量的3D玻璃面板多借助于半自动机台设备和配合人眼来进行识别,由作业人员根据检测结果逐一对3D曲面玻璃进行分类,由于人工借助于半自动机台和人工根据测量结果来进行分类良品和不良品劳动强度大,不但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自动化程度低,无法适用于批量测量,而且作业人员极易因长时间工作造成视觉疲乏,从而产生漏检,另外,在对3D曲面玻璃做测量时,作业人员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造成对同样的测量做不同的分类,导致对3D曲面玻璃的后期跟踪管理混乱,影响3D曲面玻璃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能够适用于3D曲面玻璃或光学测量产业的3D曲面玻璃自动测量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3D曲面玻璃自动测量装置,用于测量一待测产品,包括:
上料模组,其上设有多个料框,该上料模组将放置于该料框内的该待测产品进行输送上料;
尺寸测量模组,设置在该上料模组后端,其上设有一个或多个测量装置,该尺寸测量模组对放入载具中的该待测产品的外形尺寸、高度、厚度及平整度进行测量;
应力测量模组,设置于该上料模组后端,其上设有应力测量装置,该应力测量模组测试该待测产品的应力值;
下料模组,设置于该尺寸测量模组和该应力测量模组后端,包括多个料盘,该下料模组将该尺寸测量模组和该应力测量模组测量后的待测产品输送至该料盘;
取料模组,分别固设于该上料模组、该尺寸测量模组、该应力测量模组以及该下料模组上,将该待测产品由该上料模组依次移取至该尺寸测量模组、该应力测量模组以及该下料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精创视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精创视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24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