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土壤脲酶活性的田间多花黑麦草栽培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1430.3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2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何宏斌;辛国荣;张钰薇;程俊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0/00 | 分类号: | A01G20/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张芬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土壤 脲酶 活性 田间 多花黑 麦草 栽培 管理 方法 | ||
1.一种提高土壤脲酶活性的田间多花黑麦草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多花黑麦草播种量与施肥量间的比例关系为:多花黑麦草播种量1.2~2.0kg·亩-1,施肥量52~64kg·亩-1,施肥的次数为4~5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间多花黑麦草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前对多花黑麦草种子进行浸泡8~12h,播种时将多花黑麦草种与细沙土按质量比1:5~10混匀,稻底撒播;播种时间为9~10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间多花黑麦草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前3~5天基肥的施用量10~12kg·亩-1;优选地,播种量1.2kg·亩-1,播种前3天基肥的施用量10kg·亩-1;播种量2.0kg·亩-1,播种前3天基肥的施用量10kg·亩-1;优选地,播种量1.6kg·亩-1,播种前3天基肥的施用量10kg·亩-1;优选地,所述基肥、刈割肥均为复合肥(N:P2O5:K2O=15:15: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间多花黑麦草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45~60天后第一次刈割,第一次刈割后3~5天内施刈割肥14~18kg·亩-1;播种75~105天后第二次刈割,第二次刈割后3~5天内施刈割肥14~18kg·亩-1;播种95~135天后第三次刈割,第三次刈割后3~5天内施刈割肥14~18kg·亩-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田间多花黑麦草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量1.2kg·亩-1,播种前3天基肥的施用量10kg·亩-1,播种60天后第一次刈割,第一次刈割后3天内施刈割肥14kg·亩-1;播种105天后第二次刈割,第二次刈割后3天内施刈割肥14kg·亩-1;播种135天后第三次刈割,第三次刈割后3天内施刈割肥14kg·亩-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田间多花黑麦草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量1.2kg·亩-1,播种前3天基肥的施用量10kg·亩-1,播种60天后第一次刈割,第一次刈割后3天内施刈割肥18kg·亩-1;播种105天后第二次刈割,第二次刈割后3天内施刈割肥18kg·亩-1;播种135天后第三次刈割,第三次刈割后3天内施刈割肥18kg·亩-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田间多花黑麦草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量1.6kg·亩-1,播种前3天基肥的施用量10kg·亩-1,播种60天后第一次刈割,第一次刈割后3天内施刈割肥14kg·亩-1;播种105天后第二次刈割,第二次刈割后3天内施刈割肥14kg·亩-1;播种135天后第三次刈割,第三次刈割后3天内施刈割肥14kg·亩-1。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田间多花黑麦草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量1.6kg·亩-1,播种前3天基肥的施用量10kg·亩-1,播种60天后第一次刈割,第一次刈割后3天内施刈割肥18kg·亩-1;播种105天后第二次刈割,第二次刈割后3天内施刈割肥18kg·亩-1;播种135天后第三次刈割,第三次刈割后3天内施刈割肥18kg·亩-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14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