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0824.8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2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丁玉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玉兰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0;B65F1/16;B01D46/00;B01D53/02;B01D53/74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牛林涛 |
地址: | 3610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垃圾 分类 回收 装置 | ||
1.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亭体、垃圾箱、挤压装置、净气装置、控制系统、感应装置;所述亭体为一端开口的空心长方体,开口端设有盖板,盖板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亭体内部设有隔板将亭体分为回收区、工作区、净化区,亭体侧壁设有与净化区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垃圾箱通过亭体底端的滑轨安装在亭体底部的回收区,所述挤压装置安装在分隔回收区与工作区的隔板上并位于垃圾箱上方,分隔回收区与工作区的隔板上设有通风口;所述净气装置安装在分隔工作区与净化区的隔板上并与工作区连通;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挤压装置、净气装置连接分别控制挤压装置对垃圾进行挤压,控制净气装置对垃圾产生的气体进行吸附净化;
所述垃圾箱为两端开口的双层长方体,垃圾箱内层与垃圾箱外层相对应的侧板之间存在间距,并通过滑柱与楔形滑槽配合连接,在垃圾箱底端铰接有底盖,侧壁上设有内部安装顶盖的滑槽,顶盖可转动盖合在垃圾箱顶端;
所述挤压装置包括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的挤压盘、升降机构,挤压盘正对垃圾箱顶端,并在挤压装置和垃圾箱的开口端之间设有包裹挤压盘、垃圾箱顶部开口端的过渡仓,过渡仓的侧壁设有连通亭体的通道仓,并在亭体对应通道仓的位置设有可锁定、开启的小门;
所述净气装置包括套筒、风扇、过滤网、滤芯;所述套筒为两端开口的空心柱状结构,一端安装在分隔回收区与工作区的隔板,并与工作区连通,另一端位于净化区内,风扇、过滤网、滤芯一次从套筒靠近隔板的一端自下而上安装在套筒内;所述净化区内设有紫外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内层为四块侧板接触连接组成,侧板连接处的边缘为45°斜边;所述底盖通过设置在垃圾箱上的卡扣和设置在底盖上的卡板连接,并在卡板与卡扣上对应设有插孔,插孔内设有活动插销;所述楔形滑槽宽度大的一端朝向底盖,宽度小的一端朝向顶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固定套、螺杆、移动套;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隔板位于回收区内;所述固定套为一端开口的空心柱状结构,另一端的端面设有轴孔,固定套的开口端与隔板底部连接并将电机的转轴包裹在其中,固定套外壁上设有凸条;所述螺杆一端穿过轴孔安装在固定套中并与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移动套为一端开口的空心柱状结构,另一端设有通孔,移动套沿轴心设有移动腔,移动腔内设有内螺纹,沿移动腔四周设有凹槽,移动套开口端套接在固定套上,另一端的通孔中设有支柱,移动腔通过内螺纹与螺杆连接,凹槽与凸条配合连接;所述支柱与挤压盘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为一端开口的空心长方体结构,底盖的开口端至底盖内部的侧壁为圆弧状,且底盖内部正对开口端的端面外凸与侧壁的最低点之间形成卡槽;所述顶盖通过设置在顶盖端头的滑杆安装在滑槽中,滑杆与顶盖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为活性炭,滤芯为HEPA滤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区与出风口之间设有挡风板,挡风板下端与净化区内的隔板处设有通风道,通风道连通净化区与出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区内设有紫外灯。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蓄电池、控制器、显示屏、主板、电磁阀,蓄电池连接控制器后再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主板连接显示屏,蓄电池与主板连接供电,主板连接电磁阀控制小门的开启和关闭,主板连接挤压装置和净气装置控制挤压装置和净气装置的开启和关闭;显示屏上的操作按钮选择所扔垃圾的分类,信号传递到主板控制入口的电磁阀断电,使小门开启或关闭,主板控制电磁阀时同时接通净气装置,紫外灯对气体进行杀菌、消毒;垃圾落入垃圾箱后,主板控制挤压装置下移压缩垃圾,挤压盘中设置的压力传感器控制挤压装置电路的通断,主板控制挤压装置上移完成对垃圾的压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玉兰,未经丁玉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082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