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的进气消声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8279.0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2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向东;林垂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2 | 分类号: | F02M35/12;F02M35/10;F02M35/1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消声器 | ||
1.一种发动机的进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组件(1)和吸音管组件(2);
所述进气管组件(1)包括进气管(11)和套设在所述进气管(11)上的第一壳体(12),所述进气管(11)上开有若干第一消音孔(111);
所述吸音管组件(2)包括出气管(21)和套设在所述出气管(21)上的第二壳体(22);
所述第一壳体(12)和所述第二壳体(22)连接形成第一腔体,所述进气管(11)和所述出气管(21)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进气管(11)与所述出气管(21)相连通;
所述出气管(21)与所述第二壳体(22)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出气管(21)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二腔体分成多个第三腔体的挡板(212),所述出气管(21)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消音孔(211),所述出气管(21)通过所述第二消音孔(211)与所述第三腔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的进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2)和所述第二壳体(22)均为两端开口的壳体,所述第一壳体(12)的一端为第一进气口(121),所述第一壳体(12)的另一端为第一出气口(122);
所述第二壳体(22)的一端为第二进气口(221),所述第二壳体(22)的另一端为第二出气口(222),所述第一出气口(122)与所述第二进气口(221)连接,所述第二出气口(222)上设置有连接件(224),所述第二壳体(22)通过连接件(224)与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的进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2)上设置有固定部(223),所述第二壳体(22)通过所述固定部(223)与发动机的支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的进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12)的个数为三个,三个所述挡板(212)将所述第二腔体分成四个第三腔体;
所述挡板(21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22)连接,所述挡板(212)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管(21)的侧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的进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第三腔体内的第二消音孔(211)的数量大于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的进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21)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壳体(2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的进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1)与所述第一壳体(12)之间形成第四腔体,所述第四腔体内设置有吸音件(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的进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1)为弧形管,所述弧形管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吸音件(13)的固定件(1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的进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孔(111)为多边形消音孔,所述多边形消音孔边长的范围为2mm至6mm;
所述第二消音孔(211)为圆形消音孔,所述圆形消音孔直径的范围为2mm至6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的进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2)上开有第一通孔(225)和第二通孔(226),所述第二壳体(22)通过所述第一通孔(225)与发动机的曲轴箱连通,所述第二壳体(22)通过所述第二通孔(226)与发动机的燃油箱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827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