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高精度合模的发动机缸体型腔模具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03710.3 | 申请日: | 2019-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4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 发明(设计)人: | 马广兴;黄志敏;郑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型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9/22 | 分类号: | B22C9/22;B22C9/06;B22D33/04;B22C9/10;B22C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宋安东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发动机 缸体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高精度合模的发动机缸体型腔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定模的背侧面设置有浇口套,其里侧面中部开设有成型腔,浇口套贯穿定模并与成型腔连通,成型腔内设置有主模;主模的四周设置有多个自定模里侧面向内凹陷的限位槽,限位槽的底面高于成型腔的底面;定模的周缘还设置有多个竖直的固定件,多个固定件伸出定模的里侧面;动模的里侧面开设有呈十字形交叉的凹槽,该凹槽的中部设置有可与主模匹配的辅模,辅模将凹槽分隔为四个通道,辅模的四周设置有多个自动模里侧面向外凸起的限位块;动模的周缘还开设有多个固定槽;可高精度合模的发动机缸体型腔模具还包括四个侧模插芯机构,四个侧模插芯机构可与主模和辅模合模并自动插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缸体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高精度合模的发动机缸体型腔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的缸体是发动机的骨架,其内安装有主要零件。由于汽车发动机的缸体结构复杂,成型难度较大,无法通过装配方法制造,因此,通常使用型腔模具铸造进行铸造。
现有技术的缸体铸造型腔模具存在合模过程缺乏导向和限位,导致合模过程繁琐,合模不精确的问题,直接影响发动机的铸造质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操作、提高合模精度、提高发动机缸体铸造质量的可高精度合模的发动机缸体型腔模具。
本发明的可高精度合模的发动机缸体型腔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的背侧面设置有浇口套,其里侧面中部开设有成型腔,所述浇口套贯穿所述定模并与所述成型腔连通,所述成型腔内设置有主模;所述主模的四周设置有多个自所述定模里侧面向内凹陷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底面高于所述成型腔的底面;所述定模的周缘还设置有多个竖直的固定件,多个所述固定件伸出所述定模的里侧面;
所述动模的里侧面开设有呈十字形交叉的凹槽,该凹槽的中部设置有可与所述主模匹配的辅模,所述辅模将所述凹槽分隔为四个通道,所述辅模的四周设置有多个自所述动模里侧面向外凸起的限位块,多个所述限位块的位置与多个所述限位槽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动模的周缘还开设有多个固定槽,多个所述固定槽可分别容纳固定多个所述固定件以将所述动模与定模固定连接;
所述可高精度合模的发动机缸体型腔模具还包括四个侧模插芯机构,四个所述侧模插芯机构分别设置于四个所述通道处,四个所述侧模插芯机构可与所述主模和所述辅模合模并自动插芯。
本发明的可高精度合模的发动机缸体型腔模具通过在定模的主模周围设置多个限位槽,并在动模的辅模四周设置多个限位块,可以利用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的配合对主模和辅模合模进行高精度、近距离的定位,提高合模准确度,且密封效果好,从而提高铸造质量;在定模周缘设置的固定件和在动模周缘设置的固定槽,可以在动模向定模移动时,为动模提供导向,先于主模与辅模合模之前校正动模的对准精度,为操作提供合模基准,防止在合模过程中出现偏差,进一步提高合模精度。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定模的背侧面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浇口套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所述浇口套穿过所述固定座的通孔。设置的所述固定座可以对所述浇口套进行固定,提高所述浇口套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定模的侧边还设置有多个固定环。设置的所述固定环可以方便转运和安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辅模包括辅模座和辅模仁,所述辅模座固定于所述凹槽的中部,所述辅模座将所述凹槽分隔为四个通道,所述辅模仁设置于所述辅模座的中部。所述辅模座可以与所述定模的成型腔合模,提高辅模仁与主模的合模密封效果,且所述辅模座的侧边也可以对所述侧模插芯机构进行限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辅模座为方形,其四个端角分别紧贴于所述凹槽的侧边。将所述辅模座的端角紧贴于所述凹槽的侧边上,可以提高合模后的密封程度,防止铸造时漏液。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均为矩形体。矩形体的结构方便加工生产,且便于合模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型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型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37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