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涡轮发动机转子支承、润滑一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5766.8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1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孟春潮;刘驰;李芳;宋勇;何国忠;李纪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航天中天动力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25/24 | 分类号: | F01D25/24;F01D25/28;F01D25/18;F01D25/20;F01D25/16;F01D25/14;F01D25/12;F01D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戴立亮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都市经***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涡轮 发动机 转子 支承 润滑 一体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涡轮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小型涡轮发动机转子支承、润滑一体结构,包括机匣,机匣上安装有发动机转轴,锁紧螺母、闭式离心泵、定位套、轴承、后堵盖、前堵盖和转子叶轮,机匣上设有条形槽,机匣上安装轴承的结构和机匣侧壁呈一悬臂形式,前堵盖、后堵盖、机匣形成的密闭空间内设有连接闭式离心泵、轴承的引导块,前堵盖、后堵盖、机匣形成的密闭空间设有内部腔道,内部腔道可连通闭式离心泵的进出口、贯穿引导块连接闭式离心泵和转轴形成内循环油路,机匣上设有滑油注入孔。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小型涡轮发动机支承结构复杂,润滑系统笨重的问题,实现了小型涡轮发动机的高集成弹性支承、滑油内循环和高效换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轮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小型涡轮发动机转子支承、润滑一体结构。
背景技术
小型涡轮发动机转子一般有较高的转速和载荷,并且由于发动机强调小迎风面积与大单位推力指标,使得转子的支承和润滑结构的体积空间被一再压缩,因此高集成度和高效的支撑和润滑对涡轮发动机的指标有重要影响。
涡轮发动机的转子支承要求具备合理的刚度和挠度,可用于调节临界转速、抑制振动,转子的润滑结构需要为轴承提供有效的润滑和冷却,避免轴承磨损和过热抱死的故障;一般的涡轮发动机支承结构设计时,在固定的机匣或转子上安装弹性支座、油膜阻尼器、弹性联轴器、套齿轴等结构调节临界转速,抑制振动,润滑方式上需要使用足够功率的增压油泵和回油泵为滑油增压,实现喷油润滑和回油循环,并在滑油路上设置换热装置带走滑油吸收的热量,并且需要外置油箱,加注大量的滑油。
以上的方式造成了小型涡轮发动机支承结构复杂,润滑系统笨重,在越来越严格的尺寸限制下,急需提高其集成度,并简化结构。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小型涡轮发动机转子支承、润滑一体结构,解决了现有小型涡轮发动机支承结构复杂,润滑系统笨重的问题,实现了小型涡轮发动机的高集成弹性支承、滑油内循环和高效换热效果。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小型涡轮发动机转子支承、润滑一体结构,包括机匣,机匣上安装有发动机转轴,发动机转轴上顺次串装有锁紧螺母、闭式离心泵、定位套、轴承、后堵盖和转子叶轮,锁紧螺母远离后堵盖的一侧设有与机匣连接的前堵盖,且前堵盖、机匣、后堵盖之间密封连接,发动机转轴外侧的机匣上设有条形槽,机匣上安装轴承的结构和机匣侧壁呈一悬臂形式,前堵盖、后堵盖、机匣形成的密闭空间内设有连接闭式离心泵、轴承的引导块,前堵盖、后堵盖、机匣形成的密闭空间设有连通前堵盖与发动机转轴空隙、后堵盖与转轴之间空隙的内部腔道,内部腔道可连通闭式离心泵的进出口、贯穿引导块连接闭式离心泵和转轴形成内循环油路,机匣上设有与内部腔道连通的滑油注入孔。
上述方案的原理及效果一:机匣上设多个条形槽,可通过条形槽降低轴承支承的刚度,形成对轴承的弹性支承,机匣上安装轴承的结构和机匣上的支板呈一悬臂形式,在机匣上构成悬臂结构的内环开有若干条形槽,通过调整条形槽的数量和形状使机匣形成不同的支承刚度,达到弹性支承效果,用于调整涡轮发动机转子的临界转速和抑制振动。
上述方案的原理及效果二:机匣上的条形槽通冷空气对机匣、转子叶轮和内部的滑油进行散热,条形槽可将机匣前的冷空气进行引导,流经条形槽后由机匣与转子叶轮间的缝隙流出,冷空气经过此流路进行对流换热,带走机匣腔体内的滑油热量,实现对机匣、滑油和转子叶轮的冷却效果,空气冷却使机匣在稳定的温度区间内工作,稳定弹性支承效果,保证转子平稳运行。
上述方案的原理及效果三:机匣、前后堵盖以及引导块有连通外部的油路和闭式离心泵的内部腔道,形成循环油路,增强换热效果,机匣上靠下方内部设有滑油注入孔,靠上方的内部有泄压孔,连通机匣腔体,可供加注滑油和工作时泄压使用,机匣的腔体前后分别有前、后堵盖形成封闭腔,引导块通过前堵盖和机匣内壁安装,在前堵盖、引导块、机匣和后堵盖上的特定位置设有相连腔道,供滑油在闭式离心泵后流经轴承可形成内循环,对轴承进行润滑和冷却,同时循环过程中与机匣换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航天中天动力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航天中天动力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57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