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38921.5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6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敏;李卫;吕志华;仲昆;孙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21 | 分类号: | F01N3/021;F01N3/033;F01N3/035;F01N3/20;F01N3/28;F01N3/023;F01N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周晓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尾气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所述处理系统包括排气管路和设于所述排气管路排气路径上的颗粒过滤器以及位于所述颗粒过滤器上游的前级处理器和位于所述颗粒过滤器下游的后级处理器,进一步设有废气支路,所述废气支路的一端连通所述前级处理器上游的排气管路,所述废气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前级处理器和颗粒过滤器之间的排气管路相连通,且所述废气支路上设有旁通阀。该系统在颗粒过滤器主动再生时,使颗粒过滤器不易因局部温度过高而烧坏载体,从而大大延长了颗粒过滤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柴油发动机的尾气处理系统。本发明还涉及柴油发动机的尾气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柴油机在汽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同时也面临着排放法规不断加严和排放限值不断降低的挑战,这都对后处理的技术路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满足国VI排放法规,现采用的后处理技术路线为DOC+DPF+SCR/ASC。该系统包括HC喷射单元、DOC、DPF、混合器、尿素喷射单元、SCR、ASC。其中DOC(氧化催化器)催化氧化排气中的HC、CO、NO;DPF(颗粒过滤器)对排气中的颗粒物(PM)进行过滤补集,并通过再生技术除去颗粒捕集器内沉积的颗粒;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NH3还原氮氧化物(NOX);ASC(氨气氧化催化器)催化氧化SCR反应剩余的NH3,防止氨泄漏。
DPF多是以壁流式蜂窝陶瓷块为滤芯的颗粒物过滤器,排气中的PM通过过滤作用沉积在各流入孔道的壁面上,沉积的PM会逐渐增加排气阻力,恶化柴油机的性能,所以当DPF载体中积累的PM达到特定值时,需要通过主动再生的方式将其清除已恢复到低阻力状态。
现在乘用车柴油机排气管在DOC前端一般为折弯形式来满足整车布置要求,这样布置的优点是节省空间。但是,当DPF主动再生发生时(再生的主要方法是通过高温使微粒氧化),常常会发生DPF载体上局部温度过高,DPF载体烧坏并失效的现象发生,大大缩短了DPF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该系统在主动再生时,其DPF不易因局部温度过高而烧坏载体,从而大大延长了DPF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尾气处理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包括排气管路和设于所述排气管路排气路径上的颗粒过滤器以及位于所述颗粒过滤器上游的前级处理器和位于所述颗粒过滤器下游的后级处理器,进一步设有废气支路,所述废气支路的一端连通所述前级处理器上游的排气管路,所述废气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前级处理器和颗粒过滤器之间的排气管路相连通,且所述废气支路上设有旁通阀。
优选地,所述前级处理器和颗粒过滤器之间的排气管路在内部的废气进气口处设有与所述废气支路相连通的废气均匀性调节装置。
优选地,所述废气均匀性调节装置包括沿径向方向从所述排气管路的管壁向中心方向延伸的出气筒,所述出气筒远离排气管路中心的一端与所述废气支路相连通;所述出气筒的筒壁上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筒的内部设有用于根据废气流量调节出气孔有效范围的出气孔调节机构。
优选地,所述出气孔调节机构包括沿径向方向设于所述出气筒内部的滑动阀片以及支撑所述滑动阀片的弹簧,所述滑动阀片与所述出气筒滑动配合并能够沿轴向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废气通过位于所述滑动阀片以上区域的有效出气孔进入所述排气管路。
优选地,所述出气筒包括沿径向方向设置的变截面部分和等截面部分,所述变截面部分和等截面部分的筒壁上均设有出气孔;所述变截面部分的截面从所述排气管路的管壁向中心方向逐渐变小,所述滑动阀片与所述出气筒在等截面部分滑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变截面部分呈漏斗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89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