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端盖铸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01434.4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9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翔盟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00 | 分类号: | B22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预加热 端盖 发动机 冷却 金属溶液 坯料 压铸 熔化 淬火处理 加热坯料 熔融状态 生产效率 温度设定 铸造成型 淬火槽 脱模剂 铸压机 淬火 加热 自然环境 取出 铸造 压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端盖铸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加热坯料,先对坯料进行预加热,保持0.15~0.4小时,然后继续加热使坯料熔化呈熔融状态的金属溶液;模具预加热:对模具进行预加热,预加热温度为1000℃~1200℃,保持0.2~0.5小时;在模具中铺上一层脱模剂,并将金属溶液注入模具中;用铸压机对模具进行压铸处理,所述发动机端盖的压缩约为3~9mm;待压铸完成1.5~2小时后,将模具在自然环境下进行冷却,冷却至300~400℃将发动机端盖取出并继续冷却至自然温度;将铸造成型的发动机端盖进行淬火处理,淬火槽温度设定在70~85℃;淬火时间为0.5~0.8小时。该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设备制造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端盖铸造方法。
背景技术
发动机端盖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件,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端盖的生产制造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可靠性不高,容易磨损。因此,如何简化铸造工艺,提高发动机端盖的可靠性,以及如何提生产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发动机端盖铸造方法,该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耐磨程度高,安全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端盖铸造方法,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0:加热坯料,先对坯料进行预加热,保持0.15~0.4小时,然后继续加热使坯料熔化呈熔融状态的金属溶液;
S20:模具预加热:对模具进行预加热,预加热温度为1000℃~1200℃,保持0.2~0.5小时;
S30:在模具中铺上一层脱模剂,并将金属溶液注入模具中;
S40:用铸压机对模具进行压铸处理,所述发动机端盖的压缩约为3~9mm;
S50::待压铸完成1.5~2小时后,将模具在自然环境下进行冷却,冷却至300~400℃将发动机端盖取出并继续冷却至自然温度;
S60:将铸造成型的发动机端盖进行淬火处理,淬火槽温度设定在70~85℃;淬火时间为0.5~0.8小时。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发动机端盖铸造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优选地,在步骤S10中,所述坯料的预加热温度为1050~1150℃。
优选地,在步骤S20中,模具预加热的温度为1100℃,保持1小时。
优选地,在步骤S60中,淬火槽温度设定在80℃;淬火时间为0.6小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该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耐磨程度高,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发动机端盖铸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加热坯料,先对坯料进行预加热,加热温度为1050℃,保持0.15小时,然后继续加热使坯料熔化呈熔融状态的金属溶液;S20:模具预加热:对模具进行预加热,预加热温度为1000℃,保持0.2小时;S30:在模具中铺上一层脱模剂,并将金属溶液注入模具中;S40:用铸压机对模具进行压铸处理,所述发动机端盖的压缩约为3mm;S50::待压铸完成1.5小时后,将模具在自然环境下进行冷却,冷却至300℃将发动机端盖取出并继续冷却至自然温度;S60:将铸造成型的发动机端盖进行淬火处理,淬火槽温度设定在70℃;淬火时间为0.5小时。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翔盟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翔盟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14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金属雷蒙机磨辊/磨环及其双液离心铸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车轮铣浇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