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芦丁和γ-氨基丁酸含量的苦荞芽苗粉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17851.6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8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杨芳;杨万林;张绍智;屈云慧;普红梅;胡昕;马菲菲;侯朝祥;于丽娟;李雪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G31/00;A01G7/04;A23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张雪 |
地址: | 650223***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芦丁 氨基 丁酸 含量 苦荞芽苗粉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芦丁和γ‑氨基丁酸含量的苦荞芽苗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热激处理后浸种、播种,黑暗通风条件下发芽,芽苗生长后期紫外线照射3天后收获芽苗,将收获后的芽苗打成匀浆,再进行热风或冷冻干燥,超微粉碎,得到苦荞芽苗粉。还公开了利用该制备方法制备的苦荞芽苗粉,以及苦荞芽苗粉在制备含苦荞食品和保健制品中的应用。本申请的制备工艺简单,不引入任何化学试剂,绿色健康且科学合理,并且明显提高了芦丁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其最高含量分别为32.5mg/g、746.2mg/100g,使得苦荞芽苗营养功能得到改善,有助于提高食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苦荞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芦丁和γ-氨基丁酸的苦荞芽苗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苦荞是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opyrum escuentum Moench)一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苦荞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酚酸、植物甾醇和荞麦碱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大量的医学临床观察表明,食用苦荞麦及苦荞制品可明显降低人体血脂、胆固醇、血糖等含量,对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症有较好的缓解和辅助治疗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苦荞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疲劳、抗肿瘤等多种生理功能,而发挥这些生理功能的物质主要是苦荞中所含有的芦丁、槲皮素、γ-氨基丁酸等功能物质。
随着大健康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饮食的需求正向着合理、均衡、营养、健康的饮食方向发展,提倡增加谷物杂粮的摄入量。苦荞麦因其特殊的营养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苦荞麦及苦荞制品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现有苦荞麦的产品基本用苦荞麦粉制作的,而苦荞麦粉的生物类黄酮含量和γ-氨基丁酸含量较低,食疗效果不显著。
现有技术中,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CN104488537A“一种富含γ-氨基丁酸和膳食纤维苦荞麦的种植方法”公开了通过施基肥以及食盐水浸泡荞麦后播种可实现提高荞麦籽粒的中γ-氨基丁酸和膳食纤维,虽然该技术方法提高了γ-氨基丁酸含量,但是与本专利不属于同一技术领域。中国发明专利CN201410817626.1“一种提高荞麦中功能活性的发芽处理方法”公开了对苦荞籽粒进行热刺激处理结合小苏打溶液喷雾荞麦籽粒进行发芽提高了苦荞籽粒中总黄酮、芦丁的含量,总黄酮含量可达52.55mg/g,芦丁含量可达14.08mg/g。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0910054983.6“一种荞麦芽苗及其生产方法”公开了在50-55℃浸种,温度自然降至20-25℃保温浸种8-10h,播种,发芽,待芽苗到10-15cm时收获。与上述发明专利申请相比,本发明通过萌发前热激处理,芽苗生长后期紫外辐照,采收后先匀浆后干燥粉碎三步技术手段处理结合法,显著提高了芦丁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使苦荞芽苗营养功能得到改善,更易于人体吸收,提高食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芦丁和γ-氨基丁酸含量的苦荞芽苗粉的制备方法,通过萌发前热激处理,芽苗生长后期紫外辐照,采收后先匀浆后干燥粉碎三步技术手段处理结合法,显著提高了芦丁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提高芦丁和γ-氨基丁酸含量的苦荞芽苗粉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苦荞芽苗粉,提高了芦丁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使得苦荞芽苗营养功能得到改善,有助于提高食疗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苦荞芽苗粉在制备苦荞食品或保健制品中的应用,因其苦荞含有丰富的芦丁和γ-氨基丁酸,有助于通过苦荞食品或保健制品发挥营养和医疗保健作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提高芦丁和γ-氨基丁酸含量的苦荞芽苗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取优质的苦荞种子,在40-50℃下进行热激处理后,浸种;
步骤2:将浸种处理后的苦荞种子播种,黑暗通风条件下进行发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78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