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缸体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7414.3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6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于桂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桂超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B23P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4 | 代理人: | 李波;刘小哲 |
地址: | 265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缸体 加工 方法 | ||
一种发动机缸体的加工方法,第一步骤,铸造缸体,所述缸体包括缸头面、两个装夹面、瓦座底面、侧面,在所述装夹面预留第一装夹部,在一个侧面预留第二装夹部;第二步骤,通过所述第一装夹部和所述第二装夹部将所述缸体进行水平装夹;第三步骤,加工所述缸体的缸头面、瓦座底面,并在所述瓦座底面上加工第三装夹部;第四步骤,利用所述第三装夹部和缸头面将所述缸体进行垂直装夹,镗销缸孔;第五步骤,以缸头面和缸孔及瓦座底面为基准,加工出曲轴孔和对瓦座进行加工;第六步骤,加工所述两个装夹面以及侧面;第七步骤以曲轴孔和瓦座底面为基准半精磨与精磨所述缸头面。本发明减少形位公差的叠加,提高装配的发动机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发动机制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缸体是发动机的重要部件,是发动机安装所有零件的基础。发动机通过缸体将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以及供油、润滑、冷却等机构联接为一个整体。
缸体加工的优劣,会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在加工工艺存在不足时,会造成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的抖动、烧机油甚至引发抱缸现象,导致发动机功率大幅度下降甚至停机。缸体是典型的箱体零件,各面的加工一般采用铣削的加工方式,孔系加工一般采用钻、扩、铰、镗、削、攻丝等加工方式。
缸体的加工首先要求加工过程中的工件的稳定性,还要求缸体的加工精度,再者还需要对基准面进行选择,用以减少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形位公差。
专利文件CN106500576A公开了一种优化发动机缸体、缸盖装夹方式的方法,解决汽油发动机缸体、缸盖在高速精密加工过程中夹具夹紧变形较大的问题。首先根据汽油发动机缸体、缸盖的形状结构,设计一套手动夹具。其次,根据缸体、缸盖上夹紧点的数目,设计不同的装夹方式,最后,对缸体、缸盖在不同装夹方式下进行高速铣削实验,通过测量并比对缸体顶面和缸盖底面平面度的大小,得出最优的装夹方式。
现有技术中采用先把缸体毛坯铸造出来,再选择装夹点,并对装夹点进行评价的方法进行装夹,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不利于工件的批量加工。另外,现有的基准选择采用对缸体进行粗铣之后再采用以缸体底部为基准加工缸孔,和曲轴孔再以底部为基准加工缸头面,相当于存在缸体底部与缸孔之间、缸体底部与曲轴孔之间、缸体底部与缸头面之间的存在形位公差叠加,造成较大的误差,不利于后续工序对发动机的装配,影响发动机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解决装夹点选择的随机性导致的各缸体之间的差异;解决缸体加工过程中缸体装夹的稳定性的问题;解决缸体加工过程中形位公差叠加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缸体的加工方法,包括,第一步骤S1,铸造缸体,所述缸体包括缸头面1、两个装夹面2、瓦座底面3、侧面4,在所述装夹面2预留第一装夹部21,在一个侧面4预留第二装夹部41;第二步骤S2,将所述缸体水平放置,使所述第二装夹部41所在的侧面4贴近加工台面,通过所述第一装夹部21和所述第二装夹部41将所述缸体进行水平装夹;第三步骤S3,加工所述缸体的缸头面1、瓦座底面3,并在所述瓦座底面3上加工第三装夹部;第四步骤S4,利用所述第三装夹部和缸头面1将所述缸体进行垂直装夹,使所述缸头面1向上,镗销缸孔;第五步骤S5,利用加工过的缸孔和缸头面1将所述缸体进行垂直装夹,使所述缸头面1向下,在所述缸体上加工出曲轴孔以及对瓦座表面进行加工;第六步骤S6,加工所述两个装夹面2以及侧面4;第七步骤S7,半精磨与精磨所述缸头面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三步骤S3中,以所述缸头面1为基准加工瓦座底面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五步骤S5中,以所述缸头面1和缸孔及瓦座底面3为基准,加工出曲轴孔和对瓦座表面进行加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七步骤S7中,以曲轴孔和瓦座底面3为基准半精磨与精磨所述缸头面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桂超,未经于桂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74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丝自动焊接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复杂曲面铣磨测一体化加工机床及成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