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电池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28853.3 | 申请日: | 2019-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7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银磊;张帅;单明远;沃聪善;刘秀;李岩;翁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8/10 | 分类号: | B60L58/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滨;王晓晓 |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电池 功率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车辆的电池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电池功率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车辆的实际需求功率和所述实际需求功率的持续时间;
根据所述实际需求功率、第一电池充放电功率、第二电池充放电功率和所述实际需求功率的持续时间,控制所述电池的输出功率,其中所述第一电池充放电功率小于所述第二电池充放电功率;
其中,根据所述实际需求功率、第一电池充放电功率、第二电池充放电功率和所述实际需求功率的持续时间,控制所述电池的输出功率包括:
使大于所述第一电池充放电功率并且小于所述第二电池充放电功率的区间为第一功率区间,在所述实际需求功率处于所述第一功率区间时,判断处于所述第一功率区间的实际需求功率的持续时间与预设时间的关系;
在处于所述第一功率区间的实际需求功率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电池的输出功率小于所述第一电池充放电功率;
在处于所述第一功率区间的实际需求功率的持续时间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且所述持续时间之后的第二预设时间内所述实际需求功率未再次处于所述第一功率区间时,控制所述电池的输出功率为所述实际需求功率;
在处于所述第一功率区间的实际需求功率的持续时间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且所述持续时间之后的第二预设时间内所述实际需求功率至少一次再处于所述第一功率区间时,根据所述实际需求功率处于所述第一功率区间的时间总和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的关系,控制所述电池的输出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电池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际需求功率处于所述第一功率区间的时间总和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的关系,控制所述电池的输出功率包括:
在所述实际需求功率处于所述第一功率区间的时间总和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电池的输出功率小于所述第一电池充放电功率;
在所述实际需求功率处于所述第一功率区间的时间总和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电池的输出功率为所述实际需求功率。
3.一种车辆的电池功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电池功率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车辆的实际需求功率和所述实际需求功率的持续时间;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实际需求功率、第一电池充放电功率、第二电池充放电功率和所述实际需求功率的持续时间,控制所述电池的输出功率,其中所述第一电池充放电功率小于所述第二电池充放电功率;
其中,根据所述实际需求功率、第一电池充放电功率、第二电池充放电功率和所述实际需求功率的持续时间,控制所述电池的输出功率包括:
使大于所述第一电池充放电功率并且小于所述第二电池充放电功率的区间为第一功率区间,在所述实际需求功率处于所述第一功率区间时,判断处于所述第一功率区间的实际需求功率的持续时间与预设时间的关系;
在处于所述第一功率区间的实际需求功率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电池的输出功率小于所述第一电池充放电功率;
在处于所述第一功率区间的实际需求功率的持续时间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且所述持续时间之后的第二预设时间内所述实际需求功率未再次处于所述第一功率区间时,控制所述电池的输出功率为所述实际需求功率;
在处于所述第一功率区间的实际需求功率的持续时间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且所述持续时间之后的第二预设时间内所述实际需求功率至少一次再处于所述第一功率区间时,根据所述实际需求功率处于所述第一功率区间的时间总和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的关系,控制所述电池的输出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电池功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际需求功率处于所述第一功率区间的时间总和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的关系,控制所述电池的输出功率包括:
在所述实际需求功率处于所述第一功率区间的时间总和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电池的输出功率小于所述第一电池充放电功率;
在所述实际需求功率处于所述第一功率区间的时间总和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电池的输出功率为所述实际需求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88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