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后支架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9658.6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4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上炉;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4100 江西省上***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龙门架 发动机 定位孔 发动机后支架 底座 固定孔 减振器 工装 减振块 两组 发动机试验 发动机震动 螺栓固定 螺栓连接 平稳运行 安装孔 同心度 台架 马达 噪音 改进 | ||
本发明公开了发动机后支架工装,发动机后支架工装,包括发动机第一固定孔、龙门架、龙门架底座和减振器,所述发动机第二固定孔的上部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上侧设有发动机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二定位孔的下侧设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三定位孔的下侧设有发动机与马达第一安装孔,所述龙门架的底部与龙门架底座通过螺栓固定,两组所述减振器分别安装在龙门架底座的底部两端,两组所述所述减振器之间设有减振块,所述减振块与龙门架底座通过螺栓连接,通过改进后的发动机后支架能确保与发动机保持相同的同心度能降低发动机的共震,避免台架与发动机震动产生的噪音,从而使发动机平稳运行,为发动机试验提供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工装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发动机后支架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大,汽车企业只有不断提高产品性能和品质,缩短整车开发周期才能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近几年,特别是自主品牌汽车的性能和品质都存在很大的提升,发动机的试验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发动机的台架试验是发动机开发和产品下线必须进行的试验项目,在发动机的开发过程中,该项试验任务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也是主导动力总成开发周期长短的主要因素。
发动机的台架试验是其实施性能标定、调校、法规验证的基础试验。试验的实施首先要根据发动机的悬置点将发动机进行台架固定、完成发动机输出端与测功机的连接。由于不同发动机的结构区别,搭建试验台架的过程中工装支架缺乏通用性使试验周期延长,工装支架刚度不足容易引起台架共振和变形,无法保证连接轴的对中精度,而较低的对中精度容易使发动机或动力总成产生抖动和扭矩波动,不仅导致振动、噪声试验受到干扰而且容易产生断轴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发动机后支架工装,龙门支架设有减震块,可以减轻发动机与台架的共震避免噪音,使发动机平稳运行,保护连接轴从而有效避免断轴事故的发生为发动机可靠性安全性提供有效测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发动机后支架工装,包括发动机第一固定孔、龙门架、龙门架底座和减振器,所述发动机第一固定孔设置在龙门架的底部一侧,所述发动机第一固定孔的上部设有发动机第二固定孔,所述发动机第二固定孔的上部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上侧设有发动机第三固定孔,所述发动机第三固定孔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的下侧设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三定位孔的下侧设有发动机与马达第一安装孔,所述发动机与马达第一安装孔的下方设有发动机与马达第二安装孔,所述龙门架的底部与龙门架底座通过螺栓固定,两组所述减振器分别安装在龙门架底座的底部两端,两组所述所述减振器之间设有减振块,所述减振块与龙门架底座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龙门架包括内孔、内凹面和外凸面,所述内孔设置在龙门架的上部,所述内凹面设置在内孔的一侧,所述外凸面设置在龙门架的外侧,所述外凸面设置在内凹面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减振器包括阻尼器底座、底座弹簧活动壳、阻尼弹簧、阻尼器顶座、上座弹簧活动壳和连接轴,所述阻尼器底座与底座弹簧活动壳的一端焊接,所述阻尼弹簧安装在底座弹簧活动壳与上座弹簧活动壳之间,所述阻尼器顶座与上座弹簧活动壳焊接,所述连接轴与阻尼器顶座过盈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阻尼弹簧的一端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振块包括横凹陷镂空和竖凹陷镂空,若干组所述横凹陷镂空不对称分布在减振块的两侧,若干组所述竖凹陷镂空不对称分布在减振块的另外两侧,所述减振块的底面和上面均设有横凹陷镂空和竖凹陷镂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改进后的发动机后支架能确保与发动机保持相同的同心度能降低发动机的共震。避免台架与发动机震动产生的噪音,从而使发动机平稳运行,为发动机试验提供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汉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96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