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N-乙酰氨基葡萄糖产量的发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7505.0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8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曾德桦;暨火兴;刘原君;王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珠集团福州福兴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9/26 | 分类号: | C12P19/26;C12R1/19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3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乙酰 氨基 葡萄糖 产量 发酵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发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N‑乙酰氨基葡萄糖产量的发酵方法。发酵过程中,当发酵液的OD660nm大于或等于25时,按照前5h以5mL/h的流加速度流加半乳糖和L‑天门冬氨酸的混合液,之后以3mL/h的流速流加至发酵结束,所述半乳糖和L‑天门冬氨酸的质量比为25:3。本发明在发酵培养过程中,当OD660nm大于或等于25时流加半乳糖和L‑天门冬氨酸的混合液,控制半乳糖和L‑天门冬氨酸的浓度和比例,通过在半乳糖中添加L‑天门冬氨酸使得glmS与gfa1过量表达增加氨基葡萄糖的积累浓度,最后将N‑乙酰氨基葡萄糖产量提高至120g/L。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N-乙酰氨基葡萄糖产量的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
N-乙酰氨基葡萄糖是葡萄糖的一种衍生物,是在葡萄糖二号的羟基被乙酰氨基取代的产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目前,国内关于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获取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和生物法两种,其中生物法是通过微生物发酵法合成N-乙酰氨基葡萄糖,其优点在于生产时间短,效率高,没有鱼腥味。但是发酵法合成N-乙酰氨基葡萄糖存在积累的氨基葡萄糖或N-乙酰氨基葡萄糖会被细胞从胞外转入胞内作为碳源利用使得发酵液中无法大量积累N-乙酰氨基葡萄糖。
公开号为CN104988196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发酵生产方法,在发酵过程,当发酵液的残糖含量将至0.5g/L以下时,向发酵液中流加葡糖糖溶液,当发酵液的OD660nm=25~28时,加入IPTG进行诱导,显著提高了发酵终点N-乙酰氨基葡萄糖含量和转化率,然而补加IPTG诱导剂进行诱导表达外源蛋白有以下缺点:(1)IPTG具有一定的毒性且价格昂贵。(2)IPTG是通过过滤后溶解于无菌水中,在此过程中有染菌的风险不利于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N-乙酰氨基葡萄糖产量的发酵方法,当OD660nm大于或等于25时流加半乳糖和L-天门冬氨酸的混合液,将N-乙酰氨基葡萄糖产量提高至120g/L。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N-乙酰氨基葡萄糖产量的发酵方法,发酵过程中,当发酵液的OD660nm大于或等于25时,按照前5h以5mL/h流加速度流加半乳糖和L-天门冬氨酸的混合液,之后以3mL/h的流速流加至发酵结束,所述半乳糖和L-天门冬氨酸的质量比为25: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发酵培养过程中,当OD660nm大于或等于25时流加半乳糖和L-天门冬氨酸的混合液,控制半乳糖和L-天门冬氨酸的浓度和比例,通过在半乳糖中添加L-天门冬氨酸使得glmS与gfa1过量表达增加氨基葡萄糖的积累浓度,最后将N-乙酰氨基葡萄糖产量提高至120g/L。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发酵培养过程中,当OD660nm大于或等于25时流加半乳糖和L-天门冬氨酸的混合液,使得glmS与gfa1过量表达增加氨基葡萄糖的积累浓度,最后将N-乙酰氨基葡萄糖产量提高至120g/L。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N-乙酰氨基葡萄糖产量的发酵方法,发酵过程中,当发酵液的OD660nm大于或等于25时,按照前5h以5mL/h流加速度流加半乳糖和L-天门冬氨酸的混合液,之后以3mL/h的流速流加至发酵结束,所述半乳糖和L-天门冬氨酸的质量比为25:3,即25g半乳糖和3gL-天门冬氨酸溶于300mL的水中,在高压灭菌锅中121℃灭菌2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珠集团福州福兴医药有限公司,未经丽珠集团福州福兴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75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