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枳壳出苗率的育苗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11407.7 | 申请日: | 2019-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6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彭满秀;王绍华;王自然;高俊燕;李进学;杨帆;周东果;董美超;郭俊;赵俊;赖新朴;杨石早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24/12;A01G24/25;A01G24/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 地址: | 678600 云南省德***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枳壳 出苗率 育苗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枳壳出苗率的育苗方法,涉及砧木育苗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育苗圃内整理墒面,依次在墒面上铺细沙、椰糠‑草炭混合物、枳壳种子和河沙;所述细沙的厚度为3~6cm;所述椰糠‑草炭混合物的厚度为8~15cm,所述河沙的厚度为2~5cm。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法进行育苗,可有效抑制苗床杂草的生长,降低除草成本;同时有利于枳壳种子的萌发,从而显著提高了枳壳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砧木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枳壳出苗率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柠檬属芸香科柑桔属枸橼类的重要物种,原产中国西南、缅甸西南部和喜马拉雅山南麓东部地区,在世界柑桔种植业中,柠檬占第三位,目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种植柠檬。
优质的柠檬种苗对柠檬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优良的柠檬种苗又分为地上部分(接穗)和地下部分(砧木)两个部分。枳壳因为具有抗性强,能促进柠檬早结丰产而被广泛用做枳壳砧木。但育苗方法对优良枳壳砧木的培育具有重大影响,多年数据统计结果显示:不同的育苗方法对枳壳砧木的出苗率及成本控制差距较大,常规枳壳砧木的培育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进行播种后的苗床进行除草等方面的管理。
基质作为枳壳种子萌发和生长的“温床”,对提高种子的萌发率降低育苗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生产上常用的基质均依靠沙、本土、有机质等按一定的配方比例混成,但由于这种传统的育苗方法导致了枳壳幼苗发芽率低、且苗床杂草较多难去除等问题,显著降低了枳壳砧木的出苗率且提高了生产成本,严重影响了优质枳壳砧木产业化生产,且加剧了企业负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枳壳出苗率的育苗方法,可以解决枳壳砧木生产中存在的发芽率低、成本较高的问题,提高优质枳壳砧木的生产以及优良柠檬种苗的生产效率,还能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枳壳出苗率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育苗圃内整理墒面,依次在墒面上铺细沙、椰糠-草炭混合物、枳壳种子和河沙;所述细沙的厚度为3~6cm;所述椰糠-草炭混合物的厚度为8~15cm,所述河沙的厚度为2~5cm。
优选的,所述墒面的宽度为1.0~1.5m,相邻两个所述墒面的间距为0.3~0.8m。
优选的,所述椰糠-草炭混合物中,椰糠为吸水饱和后的椰糠,所述吸水饱和后的椰糠和草炭的重量比为(5~9):3。
优选的,所述枳壳种子经过催芽处理和消毒处理。
优选的,所述催芽处理包括第一催芽和第二催芽,所述第一催芽为将所述枳壳种子浸泡在50℃的水中,浸泡8~12min;所述第二催芽为将经第一催芽的种子浸泡在55℃的水中,浸泡25~40min。
优选的,所述消毒为将经催芽处理的枳壳种子浸泡在消毒液中;所述消毒液为甲霜噁霉灵和多菌灵的混合水溶液;所述浸泡的时间为10~15h。
优选的,所述枳壳种子的播种量为12000~13000粒/m2。
优选的,所述枳壳种子在播种后,每隔5~7天浇水一次。
优选的,所述枳壳种子发芽后,每10天淋甲霜噁霉灵600倍或百菌清600倍液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14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