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枳壳出苗率的育苗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11407.7 | 申请日: | 2019-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6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彭满秀;王绍华;王自然;高俊燕;李进学;杨帆;周东果;董美超;郭俊;赵俊;赖新朴;杨石早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24/12;A01G24/25;A01G24/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 地址: | 678600 云南省德***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枳壳 出苗率 育苗 方法 | ||
1.一种提高枳壳出苗率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育苗圃内整理墒面,依次在墒面上铺细沙、椰糠-草炭混合物、枳壳种子和河沙;所述细沙的厚度为3~6cm;所述椰糠-草炭混合物的厚度为8~15cm,所述河沙的厚度为2~5cm;
所述椰糠-草炭混合物中,椰糠为吸水饱和后的椰糠,所述吸水饱和后的椰糠和草炭的重量比为(5~9):3;
所述枳壳种子为经过催芽处理和消毒处理的枳壳种子;
所述催芽处理包括第一催芽和第二催芽,所述第一催芽为将所述枳壳种子浸泡在50℃的水中,浸泡8~12min;所述第二催芽为将经第一催芽后的种子浸泡在55℃的水中,浸泡25~40min;
所述枳壳种子的播种量为12000~13000粒/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墒面的宽度为1.0~1.5m,相邻两个所述墒面的间距为0.3~0.8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为将经催芽处理的枳壳种子浸泡在消毒液中;所述消毒液为甲霜噁霉灵和多菌灵的混合水溶液;所述浸泡的时间为10~15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枳壳种子在播种后,每隔5~7天浇水一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枳壳种子发芽后,每10天淋甲霜噁霉灵600倍或百菌清600倍液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140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