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水冷排气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10663.5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0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田大洋;徐蔡舟;张南;刘杰;郑有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0 | 分类号: | F01N13/10;F01N3/04;F01N13/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谭佐晞;刘林华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支管 水冷排气歧管 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 出水口 进水口 水套 发动机冷却系统 缸盖 汇聚 单独设置 冷却歧管 成锥型 冷却水 热辐射 底端 歧管 锥型 流出 外部 延伸 | ||
1.一种发动机水冷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数量的排气支管,所述各排气支管上部向外分散延伸而出,所述各排气支管下部则在底部汇聚成锥型底端;其中,每个所述排气支管的外部周围各自单独设置有水套,所述水套在所述底部锥型端的上方汇聚;所述排气支管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水由发动机的缸盖经所述进水口流入,再由所述出水口流出回到发动机冷却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水冷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每个排气支管外部周围的所述水套分为上下两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水冷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支管的进水口包括上进水口和下进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水冷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水套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水冷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的拐角处均采用大圆角过渡,以避免产生水流死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水冷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排气歧管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水冷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其中通过发动机ECU控制电子节温器开关,使得所述水冷排气歧管的出水口根据需要可选择地联通小循环回水管和/或大循环回水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水冷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排气歧管通过进气法兰螺栓与发动机缸盖连接,其进气法兰上布有进气口和进水口,分别对应发动机缸盖排气法兰上的出气口和出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水冷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排气歧管和发动机缸盖之间设置有垫片进行密封,所述垫片上开有与气道和水道相对应的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水冷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排气歧管通过出气法兰螺栓与三元催化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1066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装工艺的排气挂钩
- 下一篇:一种多段式柴油机排气歧管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