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效提高硬质合金圆刀毛坯合格率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56008.0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4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刘宁;杨飞;吴辰;何俏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技锋精密刀具(马鞍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5/00 | 分类号: | B22F5/00;B22F9/04;B22F3/10;C22C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陈向敏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提高 硬质合金 毛坯 合格率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效提高硬质合金圆刀毛坯合格率的生产工艺,属于硬质合金刀具生产的技术领域。具体工艺:配料→球磨机混合→干燥→擦筛→压型→烧结的步骤、各步骤的回收装置的使用,保证了硬质合金产成品的内部组织稳定性和合格率,实现了提高硬质合金成品毛坯质量的目的,整个工艺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对成品毛坯工艺进行改进,生产合格率达不到理想状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整个过程中,控制湿磨温度,控制干燥过程的冷却和混合料的湿度,最后改进湿磨材质舟皿进而控制石蜡的有效排出,可以大大提高成品毛坯的合格率,保证产品质量;各步骤的回收综合利用装置,可以节省能源,减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硬质合金生产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有效提高硬质合金圆刀毛坯合格率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硬质合金具有硬度高、耐磨、强度和韧性较好、耐热、耐腐蚀等一系列优良性能,特别是它的高硬度和耐磨性,即使在500℃的温度下也基本保持不变,在1000℃时仍有很高的硬度。随着市场的需要和技术的改进,硬质合金企业的生产也随之扩大。
由于硬质合金价格昂贵,生产加工成本高。产品合格率如果得不到保证,造成反炉而且会影响其性能,对企业和操作工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特别是硬质合金刀具毛坯的生产,关系到后续所有精加工工序。所以硬质合金毛坯生产合格率的问题急需解决。
硬质合金刀具毛坯合格率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各个工序都可能影响。传统的工艺提高合格率仅仅是调试合适重量比的物料、调整成型剂的添加量和调节找到适应现场环境的烧结温度及压型工艺,通过有资深工程师多年的经验可以将其调整到接近理想状态,但合格率仍达不到预期值,一些设备简陋的工厂合格率甚至更低。
但是在湿磨过程中,无水乙醇和石蜡同时加入与原料混合效果不佳或需要增加湿磨时间方能提高混合均匀程度,以及湿磨过程中温度影响无水乙醇和石蜡的使用性能,进而对混合效果的影响,对此改进的工艺少之又少;在干燥过程中,水资源的问题、颗粒混合料在冷却过程中的氧化问题、颗粒混合料湿度的掌握问题以及冷却的问题对混合物的影响;在烧结过程中,石蜡的有效收集问题;这些均在现有技术中仍然存在,也是影响硬质合金毛坯合格率重要因素,急需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提高毛坯的合格率。
发明内容
本方法所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故此提出一种有效提高硬质合金圆刀毛坯合格率的生产工艺,用于进一步提高硬质合金毛坯的合格率,减少企业由于合格率低下造成的损失,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一种有效提高硬质合金圆刀毛坯合格率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配制:将粒度为0.6-1.0微米碳化钨粉末、粒度为1.0-1.5微米的钴粉和添加剂按重量比为87.2-90.6:9-11:0.4-0.8配置成预制混合料;
B、球磨机湿磨:
B1、先将占总重量比10%的无水乙醇润湿球磨机内壁;
B2、在球磨机中先加入预制混合料和剩余的无水乙醇进行湿磨;
B3、后加入成型剂继续湿磨制成预制浆料;
湿磨整个过程中,使用冷水机构保证球磨机内部的预制混合料在5-15℃恒温环境下进行湿磨;
C、干燥:将步骤B中的预制浆料卸出,进行过滤得到预制沉淀物,将预制沉淀物加到双螺旋混合器中进行干燥处理得到颗粒混合料;
D、擦筛:将颗粒混合料倒入振动器中使用60-80目不锈钢筛网进行擦筛处理,制成粉末状成品混合料;
E、压型:使用冲压模具在油压冲压机上进行压型制成预制毛坯,将其盛放在石墨材质舟皿中,并进行有序堆叠至30-40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技锋精密刀具(马鞍山)有限公司,未经技锋精密刀具(马鞍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60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