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镁离子掺杂梯度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49074.5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6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童汇;姚赢赢;黄英德;王旭;周其杰;喻万景;郑俊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陆僖;宁星耀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 掺杂 梯度 镍钴锰酸锂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镁离子掺杂梯度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iNixCoyMnzMg(1‑x‑y‑z)O2,其中,0.5<x<0.9,0.05<y<0.20,0.05<z<0.30,1‑x‑y‑z>0;镍含量从所述正极材料颗粒的中心至表面逐渐降低,锰含量从所述正极材料颗粒的中心至表面逐渐升高,钴和镁的含量在所述正极材料中均匀分布。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正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结构及循环性能稳定,容量较高,充放电反应高度可逆的镁离子掺杂梯度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反应温度低,原材料成本低,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镁离子掺杂梯度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便携设备需求的增加以及商用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目前主流的NCM523、NCM622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锂离子电池容量的需求。虽然高镍的NCM811能够满足电动汽车所需的能量密度,但循环性能不稳定,容量衰减较快,难以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CN104201366A公开了一种高安全性高压实密度镍钴锰酸锂 NCM523 三元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在材料烧结过程中添加适量的镁化合物进行掺杂,以增大镍钴锰酸锂 NCM523三元材料颗粒中单晶粒子尺寸,从而提高颗粒的致密程度,形成牢固的微观性结构变化,最终提高镍钴锰酸锂 NCM523 正极材料的压实密度;虽然该方法简单,且有效提高了材料的压实密度,但容量较低,0.5C克容量仅为151~154mAh/g,1C克容量仅为144~148 mAh/g。
CN108288694A公开了一种Mg2+掺杂AlF3包覆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Ni0.5Co0.2Mn0.3(OH)2、Li2CO3混合;2)烧结,得三元正极材料LiNi0.5Co0.2Mn0.3O2;3)与碱式碳酸镁混合,烧结,得掺Mg2+的三元正极材料;4)再加入到Al(NO3)3溶液中进行分散,并缓慢滴加NH4F溶液,在80℃水浴锅中持续搅拌2h,抽滤,干燥;5)烧结,得Mg2+掺杂AlF3包覆的三元正极材料。虽然该方法通过掺杂和包覆对三元正极材料进行改性,使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显著提高,但该材料的制备过程较为复杂,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CN108155377A公开了一种三元材料电池正极及其制备方法,该三元材料电池正极是在传统NCM811的基础上,采用钠离子、镁离子和铝离子进行等价掺杂。虽然其具有优异的高能量密度,但该材料制备过程较为复杂,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CN 103715412 A公开了一种高电压锂电池正极材料镍钴锰酸锂的制备方法,是用液相蒸干法在已经制备好的三元材料上掺杂镁离子和锆离子。但是,镁离子掺杂得不均匀,且步骤较为复杂。
CN 105870402 A公开了一种金属梯度掺杂锂电池正极材料,主体是由镍、钴单一金属或镍与钴、镍与锰、钴与锰两种金属或镍、钴、锰三种金属的任一形式氧化物构成正极材粉体的活性单元,而修饰金属是不同于镍、钴、锰三者活性金属的元素,但修饰金属较集中于正极材料粉体的表面,并朝核心呈现连续递减,形成连续浓度梯度掺杂分布,且材料粉体中无界面与无分层。但是,该实验过程在制备得到内核的正极粉体后,还进一步需要进行沉淀及烧结等包覆手段,工艺步骤过于复杂。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90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