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枇杷早期产量的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04391.5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6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邱继水;常晓晓;林志雄;陆育生;彭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4/10;A01G24/25;A01G24/3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枇杷 早期 产量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枇杷早期产量的栽培方法。针对枇杷嫁接苗培育期、定植大田首年,4~9月期间受到高温胁迫制约,表现生长不良的问题;将枇杷嫁接苗第1次梢老熟后,移至土温和气温相对较低的荫棚内进行“假植”,采用配方基质在荫棚内促成培育出根系发达的“假植袋苗”;“假植袋苗”有很好的抗高温胁迫能力,在南方地区适宜全根系零损伤移栽,定植大田后、不出现假活和缓苗现象,规避了枇杷的固有高温胁迫习性,起到快速进入树冠快速生长期、加长树冠快速生长时期的作用。“假植袋苗”使得枇杷苗木异地调运或就地移栽更为方便,定植后更利于培育出更大的结果树冠,从而提高枇杷果园首年果实产量约1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树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枇杷早期产量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枇杷果园早期产量的多少,与结果前的树冠培养密切相关,培养的树冠越大、产量越高。在光热资源优越的华南枇杷产区,从苗木嫁接到果园结果,经历嫁接苗培育期(12个月)、苗木种植保活期(9个月)、树冠快速生长期(12个月)、开花结果期(6个月)等4个时期,用时共39个月。其中,枇杷嫁接苗培育期和苗木种植保活期,用时共21个月,由于其生长期的大部分时间受到高温胁迫,田间表现生长量很小,结果树冠的培养增大,受其影响最多,决定了枇杷早期产量的高低。
枇杷生长“忌热”。这与柑桔、荔枝、龙眼等南方果树的冬季休眠习性正好相反,具有盛夏休眠、春秋冬生长的特殊习性。其根系在土温5~6℃时开始生长,9~22℃时生长时最旺,30℃以上停止活动,其嫩芽在气温30℃以上生长缓慢,35℃以上停止生长。因此,在周年温度较高的华南枇杷产区,4~10月份期间的中午时段,土温和气温经常超越其停止生长的临界值,不利于枇杷树的正常长大,特别是抗高温胁迫能力孱弱的枇杷嫁接苗培育期和枇杷苗木种植保活期,尤其明显。
枇杷嫁接苗培育期。枇杷苗木一般都在气温较低的冬春季节嫁接,嫁接后萌发4~5次梢,其第1和第2次新梢生长期间,土温和气温都较低,根系和枝条生长比较健壮,之后土温和气温逐渐升高,其第3和第4次新梢生长期间,根系和枝条生长受到高温胁迫,其田间表现枝条生长细小、生长量不大。
枇杷苗木种植保活期。枇杷苗木从苗圃移栽大田,普遍采用“裸根法”,在土温5~15℃的2月下旬之前进行,其目的是尽量规避保活期的高温胁迫。移栽时回缩枝条、剪去过半的叶片,有利于提高成活率。移栽后的保活期,萌发第1次新梢老熟后、不一定成活,出叶植株占比95%以上,萌发第2次新梢老熟后、才真正成活,成活的植株约占85%,萌发第3次新梢老熟之后,除个别植株表现生长旺盛之外,半数植株大小和长势、才恢复到苗木出圃期,还有近半数的植株生势孱弱、处于缓苗状态。为了尽量提高苗木成活率和缩短缓苗期,第3次新梢老熟之前,保持土壤湿润和树冠遮荫、减少高温胁迫为害,种植时增加栽种量20%以上的苗木进行假植,以备翌年补栽缺株、或者替换生势孱弱的缓苗植株。
在华南枇杷产区,枇杷嫁接苗一般都在12月份嫁接,嫁接后培育1年、翌年12月份移栽大田定植。田间观察表明,4~10月份期间、高温胁迫了枇杷嫁接苗培育和苗木种植保活,造成1年生嫁接苗生长细小、种植第1年的树冠增大不明显,引致进入初结果期的大多数枇杷树、冠幅不大,种植后第3年开始结果,首年平均每株产果不足5公斤。田间观察发现,个别苗木培育、定植后高温胁迫不明显的特例,表现苗木生长粗壮、移栽定植后生长健壮的单株,产量可以超过10公斤。由此可见,解决好高温胁迫对枇杷嫁接苗培育和种植保活问题,对提高枇杷早期产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43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