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枇杷早期产量的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04391.5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6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邱继水;常晓晓;林志雄;陆育生;彭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4/10;A01G24/25;A01G24/3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枇杷 早期 产量 栽培 方法 | ||
1.一种提高枇杷早期产量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降温假植苗木,培育抗高温胁迫的假植袋苗,包括以下步骤:
(1)搭建荫棚;
(2)将栽培基质用无纺布育苗袋打包成营养袋;挖掘嫁接苗,修剪后种植在营养袋中,使嫁接苗假植,后将营养袋和嫁接苗摆入育苗泡沫板孔;
(3)培育7~11个月或出3~5次梢后,发育成枇杷假植袋苗;
(4)将枇杷假植袋苗和营养袋移栽大田;
其中,步骤(2)所述的栽培基质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陶粒为25~35份、椰糠为6~9份、红壤为25~35份、有机肥料为8~12份、保水凝胶为3~6份;
所述保水凝胶由土壤保水剂与280~320倍质量的水混合后形成;
所述土壤保水剂选自高吸水性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荫棚高度为1.8~2.2米,遮光率为4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凝胶为4~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嫁接苗为枇杷砧木苗嫁接80~90天后,出现第1次新梢老熟的嫁接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嫁接苗修剪后种植在营养袋中,种植时期的土壤温度为9~22℃,嫁接苗假植距离为25~3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育苗泡沫板孔厚度为20~25cm、孔径为13~17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4)所述营养袋为无纺布营养袋,质地为30~50g/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439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