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散射声功率的服务机器人圆柱形机身设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41590.9 | 申请日: | 2018-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0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陶建成;钟家鑫;刘晓峻;狄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大电子智慧型服务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大学;江苏南大电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彭雄 |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散射 功率 服务 机器人 圆柱形 机身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散射声功率的服务机器人圆柱形机身设计方法,首先确定机器人发声系统的频率下限和预期的声功率级增益,然后建立机器人机身声辐射模型,计算不同机身半径时的辐射声功率,得到声功率级增益随机身半径和频率乘积的变化曲线,最后根据声功率变化曲线、低频截止频率和预期的声功率增益,确定机身半径的最小值。本发明可以快速确定机器人圆柱形外壳所需的截面直径,提高发声系统的辐射声功率,改善交互的听音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散射声功率的服务机器人圆柱形机身设计方法,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对机器人尤其是服务型机器人的需求越来越大。人机交互时,要求服务机器人发出的声信号有足够的强度,才能保证服务对象能够自然清晰地接听。
现有的服务机器人大多采用单个扬声器,其发声系统的辐射声能量存在上限。为了改善其发声性能,最直接的方法是采用多个扬声器单元组成阵列。扬声器阵列的基本原理是在空间中按一定的拓扑结构布放多个扬声器单元,通过算法调节馈给各个扬声器单元声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实现特定方向或特定位置的声信号的操控。目前扬声器阵列的缺陷是需要多个扬声器单元以及后续的信号处理,硬件成本高、需要配置相应的算法。此外,扬声器单元辐射性能的一致性也会影响发声性能。
出于美观需求,应用中往往将不同组件安装在机器人近似圆柱的机身中。机身的尺寸取决与加工成本、美观需求和内部组件的大小。利用机器人机身的声散射提高其发声系统声辐射性能的研究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散射声功率的服务机器人圆柱形机身设计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以快速确定机器人圆柱形外壳所需的截面直径,提高发声系统的辐射声功率,改善交互的听音体验。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散射声功率的服务机器人圆柱形机身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机器人发声系统的频率下限和预期的声功率级增益;
步骤2,建立机器人机身声辐射模型,计算不同机身半径时的辐射声功率,得到声功率级增益随机身半径和频率乘积的变化曲线;
步骤2中建立的机器人机身辐射模型,简化为无限大圆柱上的点声源辐射模型,此时声功率级增益为:
其中
ρair为空气密度,Q为扬声器源强,k为波数,ω为角频率,a为机身半径,εn为常数,和分别是第1类和第2类Hankel函数的导数,n为Hankel函数的阶数,π为圆周率,t为积分变量,当n=0,εn取1,当n≠0时,εn取2;
步骤3,根据声功率变化曲线、低频截止频率和预期的声功率增益,确定机身半径的最小值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提高了机器人辐射系统的辐射声功率。
2.与常规的扬声器阵列方法相比,系统复杂度低,软硬件成本小。
3.仅需要对机器人形体进行改动,便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服务机器人圆柱形机身示意图。
图2简化的点声源圆柱散射模型。
图3声功率级增益随频率和半径乘积的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大电子智慧型服务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大学;江苏南大电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南大电子智慧型服务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大学;江苏南大电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15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