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刚石/碳化硅预制件及金刚石/碳化硅/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38083.2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1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唐健江;王鹏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空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35/565 | 分类号: | C04B35/565;C04B35/622;C04B35/634;C04B35/63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77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刚石 碳化硅预制件 铝复合材料 碳化硅 制备 金刚石微粉 弹性模量 功率IGBT模块 混合集成电路 金刚石预制件 差压铸造炉 多芯片组件 微电子领域 毫米波 混合粉体 金刚石粉 铝合金液 膨胀系数 气密性好 碳化硅粉 烧结 大电流 可调节 热导率 粘结剂 质量比 浸渗 生坯 集成电路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金刚石/碳化硅预制件及金刚石/碳化硅/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碳化硅粉和金刚石粉以5:2的质量比进行混合,继续混合均匀后得到金刚石微粉;第二步,向金刚石微粉中加入粘结剂,得到混合粉体;第三步,将上述所得金刚石预制件生坯烧结制得金刚石/碳化硅预制件;第四步,在差压铸造炉中,将铝合金液浸渗到金刚石/碳化硅预制件上,即得金刚石/碳化硅/铝复合材料;通过该方法制备所得的金刚石/碳化硅/铝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膨胀系数可调节、热导率高、弹性模量高、气密性好、成本低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混合集成电路、毫米波/微米波集成电路、多芯片组件和大电流功率IGBT模块等微电子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刚石/碳化硅预制件及金刚石/碳化硅/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的电路集成度对电子封装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宇航、火箭、原子能以及机械和化工等工业的发展,对工程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如高比强度、高比刚度、耐高温、抗腐蚀、抗疲劳等。这对于单一的金属材料、陶瓷材料或高分子材料来说多是较难实现的。因此,促进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问世与发展。
与传统材料相比,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同时具有金属的高韧性、高塑性优点和增强颗粒的高硬度、高模量优点。金刚石/碳化硅/铝合金复合材料具有低膨胀系数、高导热率、低密度、以及较高耐磨性等优异的综合性能,这不仅能有效解决因高温工作环境所引起的热失效问题,同时可以在300~450℃的高温下保持优异的稳定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刚石/碳化硅预制件及金刚石/碳化硅/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单一工程材料不能满足高比强度、高比刚度、耐高温、抗腐蚀和抗疲劳的性能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金刚石/碳化硅预制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碳化硅粉和金刚石粉以5:2的质量比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再加入高岭土,继续混合均匀后得到金刚石微粉,其中,高岭土的质量占金刚石微粉总质量的1%~2%;
第二步,向金刚石微粉中加入粘结剂,得到混合粉体,其中,粘结剂与金刚石微粉的质量比为1:2;
第三步,利用上述所得的混合粉体制备金刚石粉料,接着将所得的金刚石粉料进行过筛造粒,之后利用模压成型方法制备所得金刚石预制件生坯;
第四步,将上述所得金刚石预制件生坯烧结制得金刚石/碳化硅预制件。
优选地,第一步中,碳化硅粉的粒度为600~800目,金刚石粉的粒度为1000~1500目。
优选地,第一步中,所述粘接剂的制备方法是:
在搅拌状态下,向蒸馏水中加入聚乙烯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淀粉,并搅拌至充分溶解,得到混合液,之后将所得的混合液经过40~60目不锈钢进行过滤除杂,最终所得粘接剂;其中,蒸馏水、聚乙烯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淀粉的质量比为(48~67):(30~45):(2~5):(1~2)。
优选地,第四步中,将金刚石预制件生坯置于烧结炉中进行烧结,烧结的工艺参数: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以(0.3~2)℃/min的速率阶梯加热至1200~1250℃,恒温2~4h。
一种金刚石/碳化硅/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差压铸造炉中,将铝合金液浸渗到由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所得的金刚石/碳化硅预制件上,即得金刚石/碳化硅/铝复合材料,其中,铝合金液和金刚石/碳化硅预制件的体积比为(25~55):(55~75)。
优选地,差压铸造炉中的工艺条件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空学院,未经西安航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80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