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气分离器座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79924.7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6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秦伟;张洋洋;冯志强;王贵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郎志涛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分离器座 油气分离器 机油通道 发动机 可拆卸的 空间适应性 高压机油 油气分离 齿轮室 油管路 中空的 上端 漏油 下端 紧凑 垂直 驱动 加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气分离器座,用于将油气分离器固定安装在V型发动机的齿轮室上,所述油气分离器座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V型夹角内的顶部,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上端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油气分离器固定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下端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发动机固定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座为中空的结构,并且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内部设有机油通道,所述发动机内的高压机油能够通过所述机油通道进入所述油气分离器中驱动所述油气分离器进行油气分离。本发明充分利用V型发动机夹角内的空间适应性设计油气分离器座将油气分离器直接布置在发动机V型夹角内的水平面上,结构合理紧凑;在油气分离器座的内部垂直加工一机油通道,减少了外接机油管路的漏油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油气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油气分离器座。
背景技术
V型发动机将气缸分成两组,将相邻的两组气缸以一定的夹角是左右叉开,使两组气缸形成具有一定夹角的平面,沿发动机轴向看,发动机气缸成V字型。
随着排放法规的升级,越来越多的V型发动机采用主动式油气分离器来满足排放需求,对于采用主动式油气分离器的V型发动机,为了布置紧凑,将油气分离器布置在V型夹角内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但是现有的主动式油气分离器座基本都是采用侧面固定的形式,通过螺栓把紧在发动机机体的侧面,并且通过油管外接驱动油的方式连接到油气分离器驱动装置,这种结构的油气分离器总成比较适合布置在发动机外侧,不适合布置在V型发动机内部;另外,油气分离器的驱动油都是通过一根油管连接,成本较高且影响美观,失效漏油的风险也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上述缺陷与不足之一,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气分离器座,用于将油气分离器固定安装在V型发动机的齿轮室上,所述油气分离器座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V型夹角内的顶部,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上端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油气分离器固定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下端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发动机固定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座为中空的结构,并且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内部设有机油通道,所述发动机内的高压机油能够通过所述机油通道进入所述油气分离器中驱动所述油气分离器进行油气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室位于所述发动机的V型夹角的中间,所述油气分离器座固定在所述齿轮室顶部的水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上端面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下端面的第一位置通过第二螺栓与所述发动机的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油气分离器座与所述油气分离器的连接处、所述油气分离器座与所述发动机的连接处均为水平面,并且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所述上端面的形状与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底部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所述下端面的形状与所述发动机的连接处的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主体包括形状为圆形筒的上段和形状为矩形筒的下段,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之间通过圆滑的曲面平滑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栓和所述第二螺栓均为六角法兰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下端面的第二位置通过第三螺栓与所述发动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栓为双头螺柱,所述双头螺柱的一端拧入所述发动机的螺纹孔中,所述双头螺柱的另一端套接有六角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内部还设有回油腔,所述回油腔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连通,所述回油腔的另一端与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回油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机油通道与所述发动机的连接处设有O型密封圈,所述回油腔与所述发动机的连接处设有O型密封圈,所述O型密封圈为橡胶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油气分离器座通过铸造一体成型,并且所述机油通道铸造在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内壁上。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99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