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装粮车箱立体尺寸自动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94305.8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12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平;曹静;吴敏;龙凤兰;韩小涛;许超;刘社会;朱丙勤;唐建飞;王志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聚力粮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03 | 分类号: | G01B11/03;G01B11/00;G01B11/22;G01B21/04;G01B21/18;G01B21/00;G01N1/1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徐俊杰 |
地址: | 2365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装 车箱 立体 尺寸 自动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装粮车箱立体尺寸自动检测及其箱顶三维坐标建立方法,包括第一检测装置和2组第二检测装置;其中第一检测装置,主要用来测量粮箱的长度和宽度,由立柱、横杆、悬杆和测距模块组成,所述立柱立于地面上,所述横杆水平设置,横杆一端与立柱顶端相接,另一端通过悬杆连接测距模块;立柱可以在竖直方向程控升降,横杆可以围绕立柱在同一高度平面内作180度旋转,测距模块可以在悬杆末端高度平面内作360度旋转;其中第二检测装置主要用来测量粮箱的高度,由立柱和测距模块组成,所述立柱立于地面上,所述测距模块安装在立柱顶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粮食扦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装粮车箱立体尺寸自动检测及其箱顶三维坐标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粮食扦样机是一种通过插取粮堆各层粮食的方式来取样抽查粮堆粮食品质的设备,实际应用中已逐步采用电气控制,自动化程度逐步提高,是一种粮食取样品的自动化电动工具。
现有的电动粮食扦样机机械构造主要包括:固定在地面或船体上的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立柱、与立柱活动可围绕立柱旋转的横梁、及安装在横梁上的可以伸缩运动的扦样管。通过扦样管的伸缩运动可以实现扦样管的下插和上升,完成对粮堆各层粮食的取样工作。传统的扦样机在吸粮前需首先打开吸粮器,使扦样杆内首先形成负压,以便扦样杆伸进粮面后吸粮,扦样杆碰到硬物时下降自动停止,完成一点扦样,粮食经吸粮管进入吸粮器储粮仓,完成一次取样。这是粮食扦样机的主要功能,主要是吸取粮食,供工作人员查看粮食的状况,其本身并不能分析粮食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如果要了解内部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对粮食进行化验,非常的不智能,不能满足现代化市场的需要,且无法准确及时的观看到粮食的温湿度状况。
现有粮车扦样存在问题:粮食入库前扦样是确保粮食质量与安全的重要举措,现有技术条件下,待检粮车移动到指定区域后,通过手动控制或遥控方式操作扦样机,进行扦样检测作业。这种作业方式具有扦样位置不精准,费时耗力,且易于其他车辆发现扦样规律而进行作弊。同时需要人工判断车体尺寸类型,无法精准扦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散装粮车箱立体尺寸自动检测及箱顶三维坐标建立方法,为粮车有效待检测区域内实施任意指定点检测提供技术基础。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散装粮车箱箱顶三维坐标建立方法,步骤如下:
S1.在检测区域一侧设置A点、O点、B点和P点,将第一检测装置设置在A点,扦样装置设置在O点,2组第二检测装置分别设置在B点P点处;
S2.设定OA的间距为固定值L0,OB的距离固定为L1,BP之间的距离固定为L3,且A点、O点、B点和P点四点均在同一条直线上;
S3.以O点为坐标原点(0,0,0),以OA方向为X正向,以垂直OA线方向指向待测车辆区域方向为Y轴正方向,以竖直向上为Z轴正方向,建立三维坐标系。
一种散装粮车箱立体尺寸自动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B点处第二检测装置的高度自动升高到超出车箱顶部,然后再按照设定速度下降,记录并分析出下降过程中产生的车箱顶部离地高度记为Ht;
然后继续下降,记录并分析出下降过程中产生的车箱底部离地高度记为Hb;B点处第二检测装置与P点处第二检测装置高度一至时分别检测出距离车身的距离W1和W2。
则车箱深度H=Ht-Hb;
则车箱与X轴的倾斜角:β=arctg((W2-W1)/L3)
S2.第一检测装置的高度自动升高到超出车箱顶部,然后旋转横杆,使得悬杆及测距模块位于车箱顶部上方O’,自动减小立杆高度以便于测量车箱长度和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聚力粮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聚力粮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43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