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微细粒级石墨浮选效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00414.9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5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董艳红;陈代雄;杨建文;肖骏;贺国帅;胡波;曾惠明;朱雅卓;谭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3D1/018 | 分类号: | B03D1/018;B03B7/00;B03B9/00;B03D101/02;B03D101/06;B03D103/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蒋尊龙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微细 石墨 浮选 效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微细粒级石墨浮选效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磨机对微晶石墨原矿进行磨矿,磨矿浓度为30%‑35%,磨矿细度为:‑0.074mm占75%‑85%;(2)向矿浆中依次加入抑制剂、捕收剂,进行石墨的粗选,得到粗选精矿和粗选尾矿;粗选精矿进行再磨,再磨后依次加入抑制剂、捕收剂进行精选,获得精矿产品。本发明工艺简单,采用多段立磨工艺可促进微细粒级微晶石墨的解离,可保证石墨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且药剂用量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微细粒级石墨浮选效率的方法,属于石墨选矿领域。
背景技术
石墨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抗热震性、导热性、导电性、润滑性、可塑性和化学稳定性等诸多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电器、化工、纺织及国防等工业领域。而我国石墨产业面临着开采秩序混乱,资源浪费严重;采选工艺落后,产能过剩,污染严重;石墨资源能否持续充足稳定供应对国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微晶石墨资源丰富,不同与晶质石墨,微晶石墨的嵌布粒度非常微细,嵌布粒度微细,结晶粒度远低于矿物浮选粒度的下限,浮选效果差,且石墨很滑难磨,导致石墨难以解离。存在的问题有:(1)隐晶质石墨矿结晶粒度1到5微米,远低于矿物浮选粒度的下限,造成浮选效果差,浮选回收难度大;(2)石墨矿物嵌布粒度不均,单体解离难度大;(3)原矿中含有部分石墨化程度不完全的碳质物,可浮性比晶质石墨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对微晶石墨的选矿存在选矿次数多、药剂使用量大的缺陷,比如精选次数达到了6次以上,这就造成了较高的选矿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选矿药剂和选矿工艺的改进,降低精选次数,减少药剂使用量,以简化工艺,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提高微细粒级石墨浮选效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磨机对微晶石墨原矿进行磨矿,磨矿浓度为30%-35%,磨矿细度为:-0.074mm占75%-85%;
(2)向矿浆中依次加入抑制剂、捕收剂,进行石墨的粗选,得到粗选精矿和粗选尾矿;
粗选精矿进行再磨,再磨后依次加入抑制剂、捕收剂进行精选,获得精矿产品;
所述抑制剂由以下组分组成:
所述捕收剂由以下组分组成:
优选地,粗选尾矿添加捕收剂进行扫选;扫选精矿与精选尾矿混合后返回,与原矿一起进行粗选。
优选地,扫选时捕收剂的用量为30-60克/吨原矿。
优选地,粗选时,抑制剂的添加量为400-800克/吨原矿;捕收剂的添加量为90-180克/吨原矿。
优选地,精选时,抑制剂用量为40-80克/吨原矿,捕收剂的用量为10-30克/吨原矿,若进行多次精选,每次精选时,抑制剂用量为40-80克/吨原矿,捕收剂的用量为10-30克/吨原矿。与前一次精选相比,后一次精选的药剂的用量可以适当减少。
优选地,按质量百分数,原矿的主要成分为:微晶石墨含量50-75%,云母含量为8-15%,碳酸盐含量4-6%。
优选地,所述微晶石墨的晶体为5微米以下,甚至1微米以下。
优选地,所述α-烯烃为8-10个碳原子数的α-烯烃。
优选地,所述α-烯烃为8-10个碳原子数的直链α-烯烃。
优选地,粗选精矿依次进行三次精选,每次精选前均进行再磨,然后再添加抑制剂、捕收剂进行精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未经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04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羟基脂肪酸皂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分布式高效浮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