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效率提高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突变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0068.7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8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沐万孟;张文立;黄嘉苇;江波;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90 | 分类号: | C12N9/90;C12N15/61;C12N15/70;C12N1/21;C12P19/24;C12P19/02;C12R1/19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效率 提高 阿洛酮糖 差向异构 突变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效率提高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突变体,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Dorea sp.DPEase的突变体酶A38E/G105A,其最适催化条件没有发生改变,在最适催化条件下,酶催化底物D‑果糖生成D‑阿洛酮糖的相对酶活则提高了38.6%,这一发现对于工业化制备D‑阿洛酮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效率提高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突变体,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营养保健品行业发展迅速,增长速度可保持12%至15%,目前已超过日本成为保健品第二大市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将发生重大变化,逐渐向更安全、更合理、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当前,由过度摄入高糖食品导致的慢性病急剧增长,例如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等。因此,低能量的稀有糖逐渐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D-阿洛酮糖是D-果糖的C-3差向异构体,是一种天然的稀有单糖,在自然界中的存在量极少。D-阿洛酮糖的甜度是蔗糖的70%。但能量值却极低,因此是一种理想的甜味剂和蔗糖替代品。此外,D-阿洛酮糖还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和潜在的保健功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包括减少脂肪堆积、降低餐后血糖水平、抑制肝脂肪酶活性、清除活性氧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增强胰岛素抗性和保护神经等。D-阿洛酮糖的吸收率远低于其他甜味剂,特别是D-葡萄糖。此外,通过竞争吸收和排泄转运糖蛋白,D-阿洛酮糖还可以抑制D-果糖和D-葡萄糖的吸收。通过竞争性抑制,D-阿洛酮糖可以减少D-果糖和D-葡萄糖的摄入量,进而增强胰岛素抵抗性,减少体内脂肪积累和降低潜在的糖尿病风险等作用。D-阿洛酮糖还具有其他一些生理功能:通过抑制促炎细胞因子活性,起到抗炎作用;提高细胞内谷胱甘肽水平,达到神经保护作用。
在D-阿洛酮糖的生物转化中,酮糖3-差向异构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学者多关注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催化过程调控及稀有糖生物转化。基于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分子改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L-阿拉伯糖异构酶和D-葡萄糖异构酶的研究当中,并已经获得了一些性能优良的突变体。然而,关于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分子改造的研究还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适合的生物催化剂。本发明通过定点突变的办法,对来自微生物Dorea sp.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进行分子改造,以进一步提高其催化活性以得到更适合于工业应用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对D-阿洛酮糖的合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催化效率提高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突变体酶A38E/G105A,是将来源于微生物Dorea sp.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进行突变得到的单突变体酶;即将原来Dorea sp.DPEase酶中的A38位的丙氨酸Ala替换成谷氨酸Glu,G105位的甘氨酸Gly替换为丙氨酸Ala,获得双点突变体酶,命名为A38E/G105A。
与野生酶Dorea sp.DPEase相比,所述Dorea sp.DPEase的突变体酶A38E/G105A的最适催化条件没有发生改变,但在最适催化条件下,酶催化底物D-果糖生成D-阿洛酮糖的相对酶活则提高了38.6%。因此,突变体酶A38E/G105A对于工业化制备D-阿洛酮糖具有重要的价值。
编码所述野生酶Dorea sp.DPEase基因见序列表中SEQ ID No:1,编码289个氨基酸,见序列表中SEQ ID No:2。
编码所述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突变体酶A38E/G105A的基因序列见序列表中SEQ ID No:3,A38E/G105A的氨基酸序列见SEQ ID No:4。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携带编码所述突变体酶A38E/G105A的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ET-22b(+)-A38E/G105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00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射用巴利昔单抗冻干粉针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多媒体教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