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辣椒红色素吸光比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34002.0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8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师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郸市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B67/10 | 分类号: | C09B67/10;C09B67/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辣椒 红色素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食品添加剂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辣椒红色素吸光比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辣椒红色素投入透明玻璃萃取罐中并加入磷酸溶液与其混合,进行水浴加热并搅拌均匀,然后加入一定量正己烷萃取剂搅拌,萃取后室温静置分层,将上层正己烷相抽入到蒸发罐中,真空浓缩至无溶剂蒸出,即得到辣椒红色素初液;将得到的辣椒红色素初液导入超临界CO2萃取罐中,加入无水乙醇作为夹带剂,将辣椒红色素初液经过超临界CO2萃取分离,得到偏红辣椒红色素和偏黄辣椒红色素,将偏红辣椒红色素进行真空浓缩以得到高吸光比辣椒红,将偏黄辣椒红色素进行真空浓缩以得到普通辣椒红色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添加剂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辣椒红色素吸光比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辣椒红色素的吸光比,指的是辣椒红色素的丙酮稀释液在470nm和454nm波长处的吸光度的比值,吸光比直接地反映了辣椒红中红色组分(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和黄色组分(玉米黄质、β-胡萝卜素)两者之间的比例。在应用上,辣椒红色素的吸光比越高,即红色组分含量越高,辣椒红色素呈色越鲜红。反之,辣椒红色素呈色效果偏黄。
随着人们对天然色素的关注与日俱增,辣椒红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导致人们对辣椒红的着色效果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具有高吸光比的辣椒红,尤其是吸光比1.0000以上的辣椒红,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但是,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不同采收期的辣椒经不同工艺加工而成的辣椒红色素,其吸光比各不相同,一般在0.9700到0.9950之间,只有极少部分可达到1.0000以上。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通过再加工提高辣椒红色素的吸光比成为一种必然。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提高辣椒红色素吸光比的生产方法,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高纯度、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一种提高辣椒红色素吸光比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提高辣椒红色素吸光比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涉及的物料均以质量份数为计,
步骤一:酸性水洗脱胶:将1份的原料辣椒红色素投入透明玻璃萃取罐中并加入1份浓度为5%的磷酸溶液与其混合,进行水浴加热并搅拌均匀,水浴温度为40-45℃;待混合溶液的温度稳定后,加入2-3份的正己烷并搅拌,萃取后室温静置分层,将上层正己烷相液抽入到蒸发罐中,进行真空浓缩并至无溶剂蒸出,即得到辣椒红色素初液;
步骤二:萃取提纯:将步骤一得到的辣椒红色素初液导入超临界CO2萃取罐中,加入无水乙醇作为夹带剂,将辣椒红色素初液经过超临界CO2萃取分离,得到偏红辣椒红色素和偏黄辣椒红色素,将偏红辣椒红色素进行真空浓缩以得到高吸光比辣椒红,将偏黄辣椒红色素进行真空浓缩以得到普通辣椒红色素。
进一步的,步骤一所述的原料辣椒红色素的吸光比必须>0.9800。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加入正己烷前的搅拌的转速为300r/min,搅拌时间为1h。
进一步的,步骤二所述的超临界CO2萃取罐的萃取条件为,罐内压力为25-28MPa、萃取温度为40-45℃、萃取时间为1-2h。
进一步的,步骤二所述的真空浓缩的温度为45℃,真空度为0.09MPa。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一、本发明在制备出高吸光比辣椒红素的同时还可以制备出纯度较高、吸光比较低的普通辣椒红色素,提高了辣椒红色素的整体利用率,绿色环保,节约资源。其中,制备出的高吸光比辣椒红素可提高至1.2000以上,色价也得到一定的提升;二、分离出的偏黄辣椒红可作为普通辣椒红使用,总的色素回收率可达98%以上;三、本方法工艺简单,提高吸光比效果明显,十分适合工业化连续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郸市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邯郸市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40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