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水室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2743.0 | 申请日: | 201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0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许海明;徐益君;王孟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太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73;B29C45/40;B29C33/7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杨文科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模具 | ||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水室模具,包括动模组和定模组,所述动模组包括第一动模,所述第一动模上开设有第一动型腔,所述定模组包括第一定模,所述第一定模上设置有第一芯模组以及第一定型腔,所述第一芯模组、第一定型腔和第一动型腔共同形成用于成型第一工件的第一总型腔,所述动模组上还设置有用于在脱模时随第一动模上升以驱动第一芯模组脱离第一工件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动模上开设有连通第一总型腔的注塑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水室模具。
背景技术
发动机水冷系统中的散热器由进水室、出水室及散热器芯三部分构成。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散热器的生产需求也在逐渐提高。
目前生产的种发动机水室配件以下简称第一工件110,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工件第一安装座111、第一工件第二安装座112、第一工件第三安装座113、第一工件第一固定座114、第一工件第四安装座115、第一工件接头116、第一工件主管117、第一工件支管118、第一工件第二固定座119。
为了适应大批量且快速地生产第一工件110,急需设计一种相对应的模具用于快速加工出第一工件11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水室模具,能够快速生产第一工件。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发动机水室模具,包括动模组和定模组,所述动模组包括第一动模,所述第一动模上开设有第一动型腔,所述定模组包括第一定模,所述第一定模上设置有第一芯模组以及第一定型腔,所述第一芯模组、第一定型腔和第一动型腔共同形成用于成型第一工件的第一总型腔,所述动模组上还设置有用于在脱模时随第一动模上升以驱动第一芯模组脱离第一工件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动模上开设有连通第一总型腔的注塑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第一芯模组、第一定型腔以及第一动型腔围城第一总型腔,原料从注塑孔流入第一总型腔中,当原料冷却后形成与第一总型腔对应形状的第一工件,并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芯模组与第一工件脱开,使第一工件顺利脱模,从而快速、高精度地加工出第一工件。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芯模组包括与第一总型腔配合用于成型第一工件主管、第一工件支管和第一工件第二安装座的第一工件第一芯模块、用于成型第一工件第二固定座和第一工件第四安装座的第一工件第二芯模块和第一工件第三芯模块、用于成型第一工件第一固定座和第一工件第三安装座的第一工件第四芯模块、用于成型第一工件第一安装座的第一工件第五芯模块、用于成型两第一工件接头的两第一工件第六芯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利用第一芯模块与总型腔配合从而形成第一工件主管、第一工件支管和第一工件第二安装座,利用第一工件第二芯模块和第一工件第三芯模块与总型腔配合从而形成第一工件第二固定座和第一工件第四安装座,利用第一工件第四芯模块与总型腔配合从而形成第一工件第一固定座和第一工件第三安装座,利用第一工件第五芯模块与总型腔配合从而形成第一工件第一安装座,利用两第一工件第六芯模块与总型腔配合从而形成两第一工件接头,结构简单,加工出的产品精度高。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工件第一芯模块、第一工件第二芯模块、第一工件第三芯模块、第一工件第四芯模块、第一工件第五芯模块、第一工件第六芯模块均与第一定模滑移连接;所述第一工件第一芯模块上设置有第一工件第一斜孔,所述第一工件第二芯模块上设置有第一工件第二斜孔,第一工件第三芯模块上设置有第一工件第三斜孔,第一工件第四芯模块上设置有第一工件第四斜孔,第一工件第五芯模块上设置有第一工件第五斜孔,第一工件第六芯模块上设置有第一工件第六斜孔;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动模上且穿设于第一工件第一斜孔中的第一工件第一斜杆、穿设于第一工件第二斜孔中的第一工件第二斜杆、穿设于第一工件第三斜孔中的第一工件第三斜杆、穿设于第一工件第四斜孔中的第一工件第四斜杆、穿设于第一工件第五斜孔中的第一工件第五斜杆、穿设于第一工件第六斜孔中的第一工件第六斜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太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太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27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