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周边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92756.5 | 申请日: | 2017-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2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桥本胜史;涩木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2M35/10 | 分类号: | F02M3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蔡丽娜;崔成哲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周边 结构 | ||
具备:发动机主体(1),其搭载于发动机室(11);进气系统(6),其与发动机主体(1)连接;以及增压器(17),其设置在进气系统(6)的中途。进气系统(6)包括:低压进气通路(15a),其连接于比增压器(17)靠进气方向上游处;以及高压进气通路(15b),其连接于比增压器(17)靠进气方向下游处。进气系统(6)在增压器(17)处使高压进气通路(15b)相对于低压进气通路(15a)折返,在发动机主体(1)的左侧面(1d),低压进气通路(15a)与高压进气通路(15b)的至少一部分在上下方向(V)上重叠地延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周边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发动机周边结构,公知有进气系统的配管配置在发动机主体的周围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294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现有的发动机周边结构中,因增压器或中间冷却器等发动机辅机,成为错综复杂的配管。
因此,在发动机室狭窄的车型中,难以实现具备进气系统的配管和发动机辅机类的布局,要求进一步的改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紧凑地归纳进气系统的配管的发动机周边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发动机周边结构,所述发动机周边结构具备:发动机主体,其搭载于发动机室;进气系统,其与发动机主体连接;以及增压器,其设置在进气系统的中途,进气系统包括:低压进气通路,其与连接于比增压器靠进气方向上游处;以及高压进气通路,其连接于比增压器靠进气方向下游处,在俯视观察所述发动机室时的所述发动机主体的任一个侧面上,所述进气系统的所述低压进气通路和所述高压进气通路各自的至少一部分以在俯视观察所述发动机室时重叠的方式延伸。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紧凑地归纳进气系统的配管的发动机周边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发动机周边结构中,说明从图2中I方向观察搭载于发动机室的发动机主体的上部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在发动机周边结构中,从车辆斜前方透视车辆的发动机室内的立体图。
图3是在发动机周边结构中,说明从车辆前方观察搭载于发动机室的发动机主体的结构的正视图。
图4是在发动机周边结构中,说明从车辆上方观察搭载于发动机室的发动机主体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5在发动机周边结构中说明空气旁通阀的周围的结构的图,是从发动机主体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6是在发动机周边结构中说明空气旁通阀的内部结构的、沿图4中VI-VI线的位置处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流入空气旁通阀的空气的流动线路的图。
图8是在发动机周边结构中说明空气旁通阀的内部结构的、沿图1中VIII-VIII线的位置处的立体图。
图9是在发动机周边结构中示出进气系统和蒸汽的流动的回路图。
图10是在发动机周边结构中从车辆斜上方观察传感器安装部位的立体图。
图11是在发动机周边结构中说明中间冷却器的出口部周缘的结构的沿图10中XI-XI线的位置处的剖视图。
图12是在发动机周边结构中说明中间冷却器的出口部周缘的结构的沿图10中XII-XII线的位置处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27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气箱装置
- 下一篇:推荐上车地点的系统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