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来提高障碍物的可识别性的机动车的照明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32116.5 | 申请日: | 2017-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4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 发明(设计)人: | J·诺伊卡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迪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V20/58 | 分类号: | G06V20/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丹;吴鹏 |
| 地址: | 德国因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来 提高 障碍物 识别 机动车 照明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的照明装置(10),其设计成在第一运行模式中提供具有第一光分布(21)的第一光束(13a)以照亮机动车的环境(18),在第二运行模式中提供具有第二光分布(22)的第二光束(13b)以将测量图案照射到环境(18)中。照明装置(10)包括控制装置(15),其设计成交替地以周期性的序列激活第一运行模式和第二运行模式。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这种照明装置(10)和摄像单元的驾驶员辅助系统以及具有这种驾驶员辅助系统的机动车。本发明还涉及相应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的照明装置。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这种照明装置的驾驶员辅助系统以及具有相应的驾驶员辅助系统的机动车。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行机动车的照明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的机动车,例如燃油机动车或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依赖于使用超声波、雷达和/或立体摄像机传感器来产生机动车的三维环境的虚拟图像。许多驾驶员辅助系统基于这些测量值工作。
随着传感器数量的增加,环境数据量不断增加。从而,对在机动车环境中的区域中的先前未检测到的信息进行评估。因此,机动车获得关于其环境的全面概览。此外,在高重要性区域中的多个测量传感器的组合使得在收集数据时实现冗余和提高的精度。
就此而言,由DE 10 2010 039 092 A1已知一种用于确定对象与车辆的间距的方法,在其中在车辆前方或后方的环境的图像以红外波长范围或人眼不可见的另一波长范围来拍摄。此外,EP 1 62 8141 A1提出了一种用于以单目摄像机探测在机动车的车辆前方区域中的对象和确定该对象的距离的方法,其中,为单目摄像机在车辆的前方区域中配有至少两个测量光束发射器,其发出限定的照明图案的测量光束。此外,由DE 10 2014 100 579A1已知一种用于产生关于在机动车前方的投影面的信息的系统,包括照明装置、探测器件以及评估器件,其中,照明装置构造成将光发出到投影面上,并且其中,探测器件构造成探测由投影面反射的光。
公开文本DE 10 2013 016 904 A1描述了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照明单元和用于运行照明单元的方法。为了借助于控制单元调整光分布而能向光源模块发送一关于待调整的基本光分布的信息。在此,特别是根据机动车当前的行驶情况来自动地调整光分布和运行参数。这借助于控制单元由状态参量Z确定。基本光分布可以借助于多个功能,例如4至6个参数的组合功能转换成新的希望的光分布。
公开文本WO 2013/117923 A1描述了一种用于车大灯的照明装置,其具有相位模块。该照明装置构造成,为照亮特定的场景而提供可控的光束。该照明装置具有立体的光相位模块。因此,可以产生与入射的光具有相差的光束。此外,照明装置具有一傅里叶光学装置,以从立体的光调制器接收经过相位调制的光并且由此产生新的光分布。照明装置此外具有投影光学装置以将光分布射出。
目前,尤其借助于摄像机确定和评估在机动车的前部地带中、尤其在预测的行驶路径区域中的对象。智能算法在图像处理领域的逐步发展使得能够实现对障碍物和其距离的识别,尽管摄像机传感器仅仅为评估提供缺少深度数据的二维图像。对于评估而言机动车制造商依赖于:信任在自动评估时正确地识别和解读障碍物。这引起了可能的错误来源。
尤其在黑暗中,相比在具有相对均匀照明环境的日光情况,对于基于摄像机的驾驶员辅助系统而言,更难识别在机动车的行驶范围内的对象的轮廓。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的照明装置、驾驶员辅助系统和机动车以及方法,通过其改善障碍物的可识别性。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机动车的照明装置,其设计成,在第一运行模式中提供具有第一光分布的第一光束以照亮机动车的环境,而在第二运行模式中提供具有第二光分布的第二光束以将测量图案投射到环境中。
根据本发明,通过控制装置来改进照明装置,控制装置设计成以周期性的序列交替地激活第一运行模式和第二运行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迪股份公司,未经奥迪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21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