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4401.3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4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火雷;孔祥花;李敏;张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分离器 动力涡轮 油气分离装置 发动机 进气口 油气分离 曲轴箱 连通 发动机排气管 发动机废气 本实用新型 高效分离 机油消耗 节能减排 驱动动力 涡轮转动 回油口 机油泵 驱动轴 输出端 转动 废气 油气 消耗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及发动机,该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包括油气分离器以及动力涡轮,动力涡轮的进气口用于与发动机排气管连通,动力涡轮的输出端与油气分离器的驱动轴连接,油气分离器的进气口用于与曲轴箱连通,油气分离器的回油口用于与曲轴箱连通;在应用时,将动力涡轮的进气口接入发动机排气管,利用发动机废气驱动动力涡轮转动,利用动力涡轮带动油气分离器转动,油气分离器将曲轴箱中的油气分离;由此可见,上述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利用发动机废气能量进行油气分离,不需要消耗机油泵的功率,不仅能够节能减排,减少机油消耗,又可以利用废气带动动力涡轮高速旋转以实现油气的高效分离,提高油气分离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柴油机在燃烧过程中,缸内高温高压的燃气会通过活塞环与气缸壁之间的缝隙进入曲轴箱,产生窜气现象。窜气会导致曲轴箱内压力过高、机油变稀等,因此必须将窜气从曲轴箱中排放出去。从曲轴箱排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油雾,如果直接排出,不但会导致发动机排放超标,还会造成发动机机油消耗过高,因此需要用到油气分离器对油气进行分离。
现有技术中,油气分离器通过发动机机油压力驱动旋转,实现油气分离,导致机油消耗增加,增加机油泵的功率消耗,且机油驱动油气分离器转速不够高,油气分离不充分。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使其具有较高的转速以实现油气的高效分离,同时降低机油泵的功率消耗,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使其具有较高的转速以实现油气的高效分离,同时降低机油泵的功率消耗,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的发动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包括油气分离器以及动力涡轮,所述动力涡轮的进气口用于与发动机排气管连通,所述动力涡轮的输出端与所述油气分离器的驱动轴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的进气口用于与曲轴箱连通,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回油口用于与所述曲轴箱连通。
优选地,所述动力涡轮的进气端设置有用于对进气流量进行控制的流量控制阀。
优选地,所述动力涡轮的输出端与所述油气分离器的驱动轴之间通过液力耦合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出气口用于与发动机进气管或大气连通。
一种发动机,包括油气分离装置,所述油气分离装置为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优选地,还包括涡轮增压系统,所述涡轮增压系统包括增压涡轮以及与所述增压涡轮传动连接的压气机,所述增压涡轮串联于所述发动机的排气管,所述压气机串联于所述发动机的进气管。
优选地,所述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的动力涡轮与所述增压涡轮并联,所述动力涡轮的进气口与增压涡轮前排气管连通,所述动力涡轮的排气口与增压涡轮后排气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的动力涡轮与所述增压涡轮串联。
优选地,所述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的油气分离器的出气口与压气机前进气管连通。
优选地,压气机后进气管上串联有中冷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44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