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用消声器和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71612.9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3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高野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牧田 |
主分类号: | F01N1/08 | 分类号: | F01N1/08;F01N3/06;F02B6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声器 排出口 容积室 发动机 主室 排气 壳体 整流构件 开口部 流入口 凹部 排出 本实用新型 自流入口 排气口 箱型 连通 噪音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抑制因自消声器排出的排气而产生的噪音的发动机用消声器和发动机。消声器(40)包括:箱型的壳体(41),其具有连接于发动机(21)的排气口(36)并供排气流入的流入口(51a)和将流入了的排气排出的排出口(52a);凹部(56),其将壳体(41)内划分为包含流入口(51a)的主室(65)和包含排出口(52a)的容积室(66);以及网状的整流构件(44),其以覆盖排出口(52a)的方式设于壳体(41)。容积室(66)的容积小于主室(65)的容积。凹部(56)具有将主室(65)和容积室(66)连通起来的开口部(56a)。自流入口(51a)流入到主室(65)内的排气经由开口部(56a)流入到容积室(66)内并到达排出口(52a),然后通过整流构件(44)。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用消声器。
背景技术
搭载于割灌机等便携式工作机的发动机用消声器例如包括箱型的壳体,该箱型的壳体具有连接于发动机的排气口并供排气流入的流入口和将流入了的排气排出的排出口。该壳体内被分隔板划分为包含所述流入口的第1室和包含所述排出口的第2室。分隔板具有多个将第1室和第2室连通的贯通孔。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这样的发动机用消声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81580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消声器中,因排气冲击壳体的内表面、分隔板以及排气通过分隔板的贯通孔等而在壳体内产生了紊流。因此,自消声器的排出口排出的排气的紊流能量变大。在此,紊流能量是与流速的变动成分的大小相对应的能量。另外,紊流能量表示产生漩涡的容易程度。该漩涡是导致自消声器的排出口排出的排气与消声器的壳体等相干涉而产生气流声(噪音)的原因。因而,期望使自消声器的排出口排出的排气的紊流能量减少以降低气流声。
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抑制因自消声器排出排气而产生的噪音。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用消声器包括:箱型的壳体,其具有连接于发动机的排气口并供排气流入的流入口和将流入了的排气排出的排出口;第1分隔部,其将壳体内划分为包含所述流入口的主室和包含所述排出口的容积室;以及网状的整流构件,其以覆盖所述排出口的方式设于壳体。容积室的容积小于主室的容积。第1分隔部具有将主室和容积室连通起来的第1连通部。自所述流入口流入到主室内的排气经由第1连通部流入到容积室内并到达所述排出口,然后通过整流构件。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用消声器,也可以是,所述整流构件构成为使所述排出口处的排气的流动方向和所述整流构件的片表面相交叉。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用消声器,也可以是,所述容积室包括用于改变自所述第1连通部流入到内部的排气的流动方向的流动方向变更部。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用消声器,也可以是,该发动机用消声器还包括将所述主室内划分为包含所述流入口的第1室和与所述容积室相邻的第2室的第2分隔部,所述容积室的容积小于所述第1室的容积且小于所述第2室的容积,所述第2分隔部具有将所述第1室和所述第2室连通起来的第2连通部。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用消声器,也可以是,所述第1分隔部和所述第2分隔部一体地形成。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用消声器,也可以是,所述第1分隔部和所述壳体一体地形成。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用消声器,也可以是,所述整流构件是金属丝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牧田,未经株式会社牧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716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