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飞机发动机的转速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5820.9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9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卢建华;赵见知;高超;戴洪德;李华平;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P21/02 | 分类号: | G01P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飞机 发动机 转速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飞机发动机的转速发生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固定翼或旋翼飞行器发动机转速模拟的转速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转速表、旋翼转速表是飞机的重要指示仪表,直接反应飞机发动机和旋翼转速系统的工作是否正常,因此转速表能否正确可靠的指示相应转速,直接关系到飞机的飞行安全和任务的完成。
目前,国内飞机转速系统进行测试的现状是:由于装备了新型飞机或即将装备新型飞机,没有配备相应的转速测试设备。已有的转速测试设备,有些由于功率小,结构单一,数量不足,影响了相应飞机的转速测试,有些转速测试设备由于使用年限长(60年初的产品),且设计存在局限性(速度调节采用螺杆调节,精度差),在功能和测试精度方面已经不能满足部队对发动机转速系统进行检测的要求。这些现象都增加了飞机的维护保障难度。现有的转速测试设备,大都针对具体型号进行开发,针对性强,通用性和综合性不强,功能的扩展性相对较差。一旦有了新型号的飞机或改装了新型号的转速设备,就需要重新开发对应的测试设备,浪费了资源,影响了保障效率。
因此设计更加通用的、装卸方便、调整灵活、成本适度的,适用于飞行器发动机转速调试的转速发生装置就显得尤为迫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功耗低、可靠性高、适用范围广的一种用于飞机发动机的转速发生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飞机发动机的转速发生装置。包括转速控制器(1)、无刷直流电动机(2)、增速装置(3)、过渡连接装置(4)、转速显示装置(5);
转速控制器(1)包括电机控制驱动器(11)、测速机构(12),外部速度设定器(13)和数据设定器(14);
增速装置(3)包括带轮传动机构(31)和增速单元(32);带轮传动机构(31)包括主转轴(311)、带轮(312)、同步带(313)、增速输出轴(314)、安装夹板(315)、支座(316)、轴承座(317)、护罩(318);带轮传动机构(31)采用皮带式变速方式,采用一个增速输出轴(314)带动两个带轮(312)的传动方式;同步带(313)是一根内周表面设有等间距凸齿的封闭环形胶带,带轮(312)是一个外周表面设有等间距齿槽的圆盘;运转时,同步带(313) 的凸齿与带轮(312)的齿槽相啮合;增速单元(32)通过安装夹板(315)安装在增速输出轴(314);
无刷直流电动机(2)由交流电源供电,通过数据设定器(14)设定转速;无刷直流电动机(2)的一端安装在主转轴(311),另一端通过电气线缆与电机控制驱动器(11)连接,无刷直流电动机(2)转动时通过带轮传动机构(31)驱动增速单元(32);测速机构(12)采用光电码盘的方式,由槽型光耦(121)和码盘(122)组成;槽型光耦(121)的外形呈一个“凹”字型,一端连接红外发射管(123),另一端连接接收管(124),中间留有一条窄缝,没有障碍物时接收管(124)能接收到红外线,当有障碍物挡住中间时接收管(124)接收不到红外线。
过渡连接装置(4)的一端固定于增速单元(32),另一端固定于被测对象;
测速机构(12)的输入端与过渡连接装置(4)连接;转速显示装置(5)与测速机构(12)的输出端电气连接,实时显示测速机构(12)测量得到的增速单元(32)的转速。
过渡连接装置(4)包含连接装置通道一(41)和连接装置通道二(42),分别对应于无刷直流电动机(2)的转速的不低于1倍的常数倍。
无刷直流电动机(2)能够通过两种方式达到设定的转速;一是在转速显示装置(5)的控制下自动达到设定转速;二是通过人工调节外部速度设定器(13)达到所需转速;
测速机构(12)安装于连接装置通道一(41)或连接装置通道二(42)上,实时监测转速发生装置输出给被测对象的真实转速,未安装测速机构(12)的连接装置通道的转速取值,通过测速机构(12)输出转速值的倍频处理得到。
无刷直流电动机(2)能够实现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方向的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就在于:
(1)本实用新型用于飞机发动机的转速发生装置以无刷直流电机为基本转速源,以(内齿)皮带式(同步带)变速装置实现输出端的倍频增速,通过在输出端安装光电码盘测速机构作为输出端的转速基准,并实时反馈输出端的实际转速,上述环节可以构成转速模拟与控制的闭环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58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