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及其油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7826.8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7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林敬国;张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4 | 分类号: | 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及其 油气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发动机油气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油气处理装置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国V排放以下发动机呼吸器是直接开口通向大气,发动机在试验室运行过程中排出的油气直接排在室内,油气中含有的机油雾气较易凝结附着在室内的各个角落,导致室内污损很快,清扫比较困难。
目前试验室仅配备室内通风系统,借助一个送风机和一个排风机,送风机实现把外界温度低、干净的空气送入试验室内部,与发动机排出的油气进行混合;排风机把室内混合的高温空气排出试验室。这样一来,试验室内部的空气一直含有油气;由于试验室内放置了各类分析仪,分析仪内部需要风冷却,上述含有油气的空气就会进入仪器内部,时间稍长,就会导致仪器冷却系统上附着大量的油污,较易导致仪器的冷却功能失效,严重影响了各类仪器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如何避免发动机排出的油气与试验室内的空气混合,以净化试验室内部空气,进而延长试验室内仪器的使用寿命,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油气处理装置,以避免发动机排出的油气与试验室内的空气混合,从而净化试验室内部空气,进而延长试验室内仪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油气处理装置的发动机,以避免发动机排出的油气与试验室内的空气混合,从而净化试验室内部空气,进而延长试验室内仪器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油气处理装置,包括导出管,所述导出管的进气端具有能够外罩于发动机的漏气量排气管的排气口的导流口,所述导出管的排气端位于室外。
优选的,上述发动机油气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出管上的风机。
优选的,上述发动机油气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风机的运转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风机连接。
优选的,上述发动机油气处理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导出管上并位于所述风机的进气侧的旁路管,所述旁路管一端与所述导出管连通,另一端与室内空气连通;
用于将所述导出管内调节成负压状态的可调节比例阀,所述可调比例阀设置在所述旁路管上;
用于检测所述导出管内第一预设位置处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导出管靠近所述导流口的一侧,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可调节比例阀连接。
优选的,上述发动机油气处理装置还包括:
用于检测所述导出管内第二预设位置处压力的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靠近所述导流口的一侧;
设置在所述导出管上的微负压控制阀,所述微负压控制阀位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之间;
其中,所述微负压控制阀包括:
具有流体通道的阀体;
能够开闭所述流体通道的控制膜片,所述控制膜片设置在所述阀体靠近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一侧;
能够开闭所述流体通道的安全膜片,所述安全膜片具有打开所述流体通道的预设弹力,当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之间的压力差高于预设压力值时,所述安全膜片关闭所述流体通道,所述安全膜片设置在所述阀体靠近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一侧。
优选的,上述发动机油气处理装置中,所述导出管中部具有S型管段。
优选的,上述发动机油气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S型管段底端下方的机油收集槽,所述S型管段的底端具有机油出口。
优选的,上述发动机油气处理装置中,所述导流口的形状为向外渐扩的漏斗状。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油气处理装置包括导出管,导出管的进气端具有能够外罩于发动机的漏气量排气管的排气口的导流口,导出管的排气端位于室外。
应用时,使导出管进气端的导流口外罩于发动机的漏气量排气管的排气口,这样漏气量排气管的排气口排出的油气混合气体,就会从导流口进入导出管内,沿着导出管从排气端排出室外,减少了向试验室内部排放的气体,所以能够避免发动机排出的油气与试验室内的空气混合,从而净化了试验室内部空气,能有效降低室内各设备的故障率,进而延长了试验室内仪器的使用寿命;而且本实用新型不会影响漏气量排气管的正常排气,故不会影响发动机的功能和测试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78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闭孔PU发泡模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标牌注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