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酶活提高的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突变体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54029.X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0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饶志明;汪芳;杨套伟;徐美娟;张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88 | 分类号: | C12N9/88;C12N15/60;C12N15/70;C12N1/21;C12P13/06;C12R1/19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天冬氨酸 脱羧酶 突变体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酶活提高的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的突变体是在SEQIDN0.2所示的氨基酸的基础上,将第484位亮氨酸突变成甲硫氨酸。因为表达包涵体问题将构建的重组载体L484M‑pET28aN端起始密码子后一段冗余序列删除得到重组质粒L484M‑pET28a‑M。本发明得到的突变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经纯化得到的酶做酶学性质研究,pH4.5、pH5.0、pH6.5下相对酶活分别提高了40%、36%、42%。L484M和未突变酶在相同酶活不同pH条件下进行全细胞转化1h取样测定产量,在最适pH5.5条件下,产量提高48.5%。本发明表明484位氨基酸残基对酶的催化作用有较大影响,对该酶的催化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并提高了该酶的工业应用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酶活提高的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L-丙氨酸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随着对L-丙氨酸不断研究和开发,在食品、医药、化学合成等行业的应用不断扩大。L-丙氨酸是存在于许多食品中的一种氨基酸,已经用作饮食的添加剂,如防腐剂,风味调味料,氨基酸低度酒和饮料等。在医药上的应用,通过水解蛋白制成氨基酸输液,L-丙氨酸在治疗如肝病引起的蛋白质合成紊乱、糖尿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对维持危急病人的营养、抢救患者的生命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L-丙氨酸可以有效地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害;L-丙氨酸还是血液保存剂的主要成分等。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如合成抗癌物4-羟基水杨醛丙氨酸合锌,合成VB5等。
L-丙氨酸制备经历了由蛋白水解提取法、发酵法到酶法(固定化细胞法或游离整体细胞法)的过程。现在工业化生产的方法就是酶法转化,即通过富有L-天冬氨酸-β-脱羧酶活力的微生物(如Pseudomonas dacunhae等)细胞催化L-天冬氨酸而得到的,而L-天冬氨酸则可通过固定化Escherichia Coli高效地催化富马酸铵而制得。其中日本多采用固定化细胞法,而我国均采用游离整体细胞法。
固定化法是将P.dacunhae用卡拉胶固定化与固定化大肠杆菌分别装柱串联,从而达到从富马酸铵到L-丙氨酸的连续化生产。M.Furui等人用密封的加压反应器,使CO2溶于混和液中,保证了平推流特性和防止细胞流失,很好的解决了天冬氨酸脱羧反应过程中的CO2释放从而破坏固定化细胞,导致细胞流失和流体出现返混现象问题,为了防止L-天冬氨酸-β-脱羧酶活力的固定化失活、pH调整失活和抑制丙氨酸消旋酶活力,在固定化前将整体细胞用醋酸、PLP溶液(pH 4.75)和戊二醛进行处理。
游离整体细胞法是将P.dacunhae发酵培养,以培养液作为酶源,直接添加固体L-天冬氨酸实现酶法转化。Goto.Markoto将P.dacunhae细胞用EDTA等表面活性剂处理来提高酶的活力;而抑制消旋酶可以通过调整酶催化反应的pH值进行,一般pH控制在4.5~5.5之间。游离整体细胞法的关键技术是如何提高酶活力和酶的稳定性、防止消旋酶的产生。Goto.Markoto的方法较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L-天冬氨酸β-脱羧酶催化合成L-丙氨酸缺陷,酶反应pH范围较窄,会导致pH调整失活,对过程控制要求较为严格等问题。本发明旨在对L-天冬氨酸β-脱羧酶进行突变,扩宽其pH作用范围,降低酶催化操作难度,提高其工业应用价值和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酶活提高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突变体,所述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突变体是在氨基酸如序列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的基础上,将484位氨基酸由亮氨酸突变成甲硫氨酸。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编码所述突变体的基因,所述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40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的三肽基肽酶I突变蛋白及其应用
- 下一篇:用于生物微目标的围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