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345305.6 | 申请日: | 2017-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1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润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P3/20 | 分类号: | F01P3/20;F01P5/02;F01P11/04;F01P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12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热铜板 伸缩弹簧 发动机 汽车发动机 散热装置 软管 水冷 开口 汽车技术领域 水冷散热系统 箱体水平设置 风冷散热 冷却效果 散热风扇 首尾相接 温控开关 箱体两侧 依次连通 导热片 辅助的 散热箱 输送泵 顺时针 散热 底端 外置 | ||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装置,包括底部吸热铜板、侧部吸热铜板、第一伸缩弹簧和第二伸缩弹簧,所述底部吸热铜板和侧部吸热铜板远离发动机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水平设置有多个导热片,所述箱体两侧固定连接有水冷软管,所述第一伸缩弹簧、第二伸缩弹簧、侧部吸热铜板和底部吸热铜板首尾相接形成正方形开口,且开口内设有发动机,且发动机正上方设有散热风扇,所述发动机顶端左下方设有温控开关,所述水冷软管顺时针依次连通有底部吸热铜板底端箱体、输送泵、散热箱和侧部吸热铜板右端箱体,本装置采用外置水冷散热系统,风冷散热辅助的方式对发动机进行散热,冷却效果好,适用性广,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汽油发动机等)、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电动机等,汽车在长时间行驶后发动机会过热,目前发动机常用冷却液进行冷却,以减少热量对发动机的损坏,但在使用过程中发动机冷却液会慢慢蒸发变少,最终导致发动机冷却能力下降,导致发动机故障,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对汽车发动机散热装置的需求日益增长。
目前的汽车发动机在行驶过程中发热较为严重,内置的散热系统难以负担,目前市场上的发动机外置散热系统多位风冷系统,通过风扇排出热量,这种方式相较水冷散热效率低,噪音大,稳定性差,并且目前市场上外置散热装置适用性差,不同尺寸的发动机不能通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装置,包括底部吸热铜板、侧部吸热铜板、第一伸缩弹簧和第二伸缩弹簧,所述底部吸热铜板和侧部吸热铜板远离发动机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水平设置有多个导热片,所述箱体两侧固定连接有水冷软管,所述底部吸热铜板和侧部吸热铜板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底部吸热铜板右端与侧部吸热铜板底端通过连接块相互铰接,所述铰接处连接块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挡片,所述第一伸缩弹簧顶端设有挂钩底端,且其底端与底部吸热铜板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弹簧两端设有套环,且其右端套环与侧部吸热铜板顶端套接,所述第二伸缩弹簧左端套环与挂钩连接,所述第一伸缩弹簧、第二伸缩弹簧、侧部吸热铜板和底部吸热铜板首尾相接形成正方形开口,且开口内设有发动机,且发动机正上方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外侧固定连接有风机罩,所述发动机顶端左下方设有温控开关,所述水冷软管顺时针依次连通有底部吸热铜板底端箱体、输送泵、散热箱和侧部吸热铜板右端箱体,所述散热箱内设有散热片,所述输送泵与温控开关电性连接,所述侧部吸热铜板顶端右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围缠绕有水冷软管,且转轴内设有发条弹簧。
优选的,所述水冷软管内灌有制冷液。
优选的,所述橡胶挡板呈L型,且其具有一定伸缩性。
优选的,所述底部吸热铜板和侧部吸热铜板固定连接于发动机侧壁。
优选的,所述转轴外围缠绕有水冷软管,且水冷软管为张紧状态。
优选的,所述风机罩顶端为网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底部吸热铜板、侧部吸热铜板、水冷软管、输送泵和散热箱可以通过水冷散热的方式对发动机进行降温,相比风冷具有安静,降温稳定,对环境依赖小的优点,水冷散热性能是风冷系统的三到五倍,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散热风扇可以起到辅助散热,当启动汽车时便接通散热风扇电源将发动机内热量抽出,起到冷却发动机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润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润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53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