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4957.1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9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凌青海;李金印;陈杰;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20 | 分类号: | F01P3/20;F01P7/16;F01M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22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冷却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水泵、缸体、缸盖、电子节温器、机油冷却器、暖风机、散热器、膨胀水壶和循环水管;所述电子节温器固定在缸盖上,所述机油冷却器固定在缸体上;电子节温器包括水套出水室、堵盖、弹簧和汇流管,水套出水室一端与缸盖水套出水口连通且另一端与电子节温器的内腔连通;所述汇流管设置在小循环出口外侧,大循环进水连接管和水套进水管通过汇流管连通,所述堵盖和弹簧均设置在汇流管中,自然状态下堵盖在弹簧的作用下关闭小循环出口。本冷却系统将电子节温器、机油冷却器和发动机集成设置,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缩短了发动机暖机时间,提升了机油冷却器冷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具体是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用是将受热零部件吸收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合适的温度状态下工作。发动机冷却系统,一般包括水泵、发动机水套(设置缸体中的缸体水套和设置缸盖中的缸盖水套)、节温器、机油冷却器、暖风机、散热器、膨胀水壶和循环水管;水泵设置在缸体水套进水端,循环水管包括暖风进水管、暖风回水管、大循环进水管和大循环回水管;暖风机设置在暖风回水管与暖风进水管之间,散热器设置在大循环回水管与大循环进水管之间;膨胀水壶的作用是为了将冷却系统里面的气体排出,还可以给冷却系统相应的补给冷却液,通过提高冷却系统的压力来提高水泵的压力,也可以防止水泵气蚀的危害产生。
发动机刚启动时,水温较低,节温器的主阀门关闭且副阀门开启,冷却水从发动机水套经节温器的副阀门流出后直接被水泵重新压入发动机水套,此时,冷却水在冷却系内的循环称为小循环。
发动机启后,水温升高过程中,节温器的主阀门开启且副阀门关闭,冷却水从发动机水套经节温器的主阀门流出后全部流入散热器散热,散热后的冷却水被水泵压入发动机水套,此时冷却水在冷却系中的循环称作大循环。
现有很多车型的发动机在大循环和小循环两种状态下发动机与暖风机之间的冷却液均在循环,由于发动机刚启动时,温度较低,冷却液在发动机中的循环量关系到发动机的暖机时间,因此,如何进一步减少冷却液在发动机中的循环量使发动机尽快达到较佳的工作温度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有发动机冷却系统中通常设置有机油冷却器,机油冷却器的作用是冷却润滑油,保持油温在正常工作范围之内。发动机运转时,由于机油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变稀,降低了润滑能力,因此,发动机装用了机油冷却器,其作用是降低机油温度,保持润滑油一定的粘度,机油冷却器置于冷却水路中,利用冷却水的温度来控制润滑油的温度。当润滑油温度高时,靠冷却水降温,发动机启动时,则从冷却水吸收热量使润滑油迅速提高温度。现有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经过水泵后,先后流进缸体水套和缸盖水套,再流向调温器,在调温器上进行分流,一部分支流流向散热器,另一部分流向机油冷却器,流过机油冷却器的冷却液再流向发动机水泵进水口,形成冷却循环。在上述冷却系统中,由于流过机油冷却器的冷却液先通过了发动机的缸体水套和缸盖水套,所以进入到机油冷却器中的冷却液温度较高,这对机油的冷却效果会大大降低,进而降低了机油的润滑能力,导致发动机磨损加快。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本发动机冷却系统不但缩短了发动机暖机时间,提升了机油冷却器冷却效果,而且发动机、电子节温器和机油冷却器布置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49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