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小麦低氮耐受力的化控制剂及化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6488.3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1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安;胡玲;李华伟;王宗帅;司纪升;李升东;张云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B79/02;A01C1/00;A01G31/00;A01G24/20;A01N61/00;A01N43/38;A01N37/44;A01P2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韩百翠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小麦 耐受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小麦低氮耐受力的化控制剂及化控方法。化控制剂包括:a)含MnSO4、ZnSO4·7H2O、γ‑氨基丁酸和IAA的小麦种子浸泡制剂;b)低氮下,含腐植酸小麦水培用苗期生长营养液或小麦大田土壤施用制剂。首先将小麦种子于浸泡制剂中浸泡8‑10小时;播种耕地前,根据土壤肥力地表撒施纯腐植酸30‑40kg/667m2,随即耕翻、整地、播种处理后的种子;纯N基施用量为常规基肥施用量的1/2,起身‑拔节期追施用量为常规基肥施用量的1/2‑3/4。该制剂可有效地提高小麦对低氮胁迫的耐受能力,使小麦苗期可以在低氮环境中生长发育,且不影响小麦的最终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高小麦低氮耐受力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提高小麦低氮耐受力的化控制剂及化控方法。
背景技术
氮是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是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对植物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有重要的影响。低氮胁迫下,作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均会受到抑制,从而影响产量、品质、导致吸收的光能过剩,使植物体内ROS代谢失调,活性氧(ROS)和MDA等膜脂过氧化物过量,破坏生物膜结构,导致植物最终失去光合能力。在作物生产上,氮元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农业生产中片面追求产量,使氮肥的施用量逐年增加。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化肥施用量大约以每年150万t的速度增加。其中化学氮肥的用量为2200多万t,全国约有十几个省份的单位面积平均施氮量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上限225kg/hm2。然而,尽管氮肥大量投入,但氮素利用率却较低。世界氮肥的平均利用率约为30-50%(Raun等,2002),而我国仅为30-35%,有些蔬菜种植区和高产区则更低,仅为10%~20%。究其原因主要是施氮时间与植物生长需求同步性差,在植物生长早期施用过量的氮,低氮利用效率的小麦植株吸收能力有限,造成营养浪费,氮肥损失率在45%以上,同时由于NO3-淋洗、温室气体排放等因素引起地下水污染、湖/河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及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
另一方面,我国农田土壤普遍缺氮,营养施用方式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作物绿色生产与粮食安全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通过生物学途径挖掘作物营养的遗传潜力,育成和利用耐贫瘠氮高效的品种,利用氮营养高效品种,挖掘作物高效吸收利用养分潜力是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二是通过改进肥料品质、施肥技术等农艺措施提高作物耐受低氮能力,提高作物氮素利用效率(NUE)。土壤肥力水平、栽培措施等,都对小麦氮素吸收、累积及转运有重要影响。小麦氮素养分的供给与吸收依赖于作物根系的吸收能力和土壤矿质养分的供应状况。因而,在目前优良品种的基础上,辅以切实有效的农艺措施可以提高瘠薄土壤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并减少氮素化肥的用量,提高小麦氮素利用效率(NUE)。
同时随化肥施用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理化性质、特别是生物性状逐年劣化,肥效逐年降低。目前,为解决这些问题,研制优质高效无公害肥料,改变传统施肥习惯,通过新型肥料提升NUE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提高小麦低氮耐受力的化控制剂及化控方法。该制剂可有效地提高小麦对低氮胁迫的耐受能力,使小麦苗期可以在低氮环境中生长发育,且不影响小麦的最终产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小麦低氮耐受力的化控制剂,其特征是,它包括:a)小麦种子浸泡制剂(简称浸泡制剂);b)小麦水培用苗期生长营养液(简称苗期生长营养液)或小麦大田土壤施用制剂;
所述小麦种子浸泡制剂,其组分及终浓度为:MnSO4 0.3-0.4g/L,ZnSO4·7H2O0.4-0.6g/L,γ-氨基丁酸0.30-0.60g/L,IAA(吲哚-3-乙酸)20-40mg/L,水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64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性能高的计算机
- 下一篇:一种水稻带状整地、施肥、插秧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