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小麦低氮耐受力的化控制剂及化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6488.3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1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安;胡玲;李华伟;王宗帅;司纪升;李升东;张云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B79/02;A01C1/00;A01G31/00;A01G24/20;A01N61/00;A01N43/38;A01N37/44;A01P2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韩百翠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小麦 耐受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提高小麦低氮耐受力的化控制剂,其特征是,它包括:
a)小麦种子浸泡制剂;
所述小麦种子浸泡制剂,其组分及终浓度为:MnSO4 0.3-0.4g/L,ZnSO4·7H2O 0.4-0.6g/L,γ-氨基丁酸0.30-0.60g/L,IAA 20-40mg/L,水余量;
b)小麦水培用苗期生长营养液或小麦大田土壤施用制剂;
所述小麦水培用苗期生长营养液,其组分及终浓度为:腐植酸0.1-0.3g/L,纯N<1mM,其余营养元素含量同Hoagland营养液;
所述小麦大田土壤施用制剂为:腐植酸10-40kg/667m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小麦低氮耐受力的化控制剂,其特征是,所述腐植酸在第一次施用量为30-40kg/667m2,第一次施用后,以后年度施用量为10-20kg/667m2。
3.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控制剂提高小麦低氮耐受力的化控方法,其特征是,针对大田种植小麦,它包括以下步骤:
1)播种前浸种
播种前将小麦种子于小麦种子浸泡制剂中浸泡8-10小时,用量为:每1000ml小麦种子浸泡制剂投放2-3kg小麦种子;
浸泡后清洗,在室温下晾干至适合大田播种湿度后播种;
2)大田施用
大田施用:地表撒施腐植酸,随即耕翻、整地、播种步骤1)处理后的种子;基施纯N量为3-4kg/667m2,起身-拔节期,追施纯N量为3.5-6kg/667m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小麦低氮耐受力的化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将种子晾干至水分在13.5%以下,并在13℃以下保存,以后再用。
5.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控制剂提高小麦低氮耐受力的化控方法,其特征是,
针对水培小麦,它包括以下步骤:
1)水培前浸种
水培前将小麦种子于小麦种子浸泡制剂中浸泡8-10小时,用量为:每1000ml小麦种子浸泡制剂投放2-3kg小麦种子;
浸泡后清洗,然后直接在蒸馏水中发芽,用于苗期培养;
2)苗期培养
水培苗期培养:种子在蒸馏水中发芽5d后,将小麦幼苗转入装有预先充氧的蒸馏水中再培养3-4d,以耗净种子中的贮存营养;然后将小麦幼苗置入装有预先充氧的小麦水培用苗期生长营养液的枪头盒中,光照培养箱中培养5-7天,隔日换一次预先充氧的苗期生长营养液。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小麦低氮耐受力的化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光照培养箱中光照/黑暗:14h/10h,24/18℃。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提高小麦低氮耐受力的化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苗期培养具体为:
①幼苗培养装置制作
将适合1ml枪头的枪头盒去掉盖,除朝上一面外,枪头盒其余5面用避光锡箔纸包严实;剪掉1ml枪头的尖端,使尖端直径稍大于小麦种子直径;
②幼苗培养
培养皿底部铺上滤纸,将步骤1)处理后的种子均匀铺于培养皿中,种胚朝下,培养皿中加入蒸馏水,用灭菌、蒸馏水浸湿的纱布蒙盖;
③种子营养耗竭
取蒸馏水,充氧3-4h,倒入①中制作好的枪头盒中;将发芽5d的幼苗移植于制作好的枪头中,根从细端露出,置入含有充氧蒸馏水的枪头盒中,室温下培养3-4d,隔天换一次预先充氧的蒸馏水,以耗净种子中的贮存营养;
④幼苗培养
将③中培养的小麦幼苗转入装有小麦水培用苗期生长营养液的枪头盒中;光照培养箱中培养5-7天,隔日换一次预先充氧的营养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64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性能高的计算机
- 下一篇:一种水稻带状整地、施肥、插秧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