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V型发动机的分层冷却气缸盖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46821.6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5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肖亨琳;丁士才;张正松;吴亚兵;张荣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无锡开普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40 | 分类号: | F02F1/4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分层 冷却 缸盖 | ||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气缸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V型发动机的分层冷却气缸盖,包括气缸盖本体,气缸盖本体内分布进气道和排气道,气缸盖本体中间设有喷油器安装孔,气缸盖本体内腔形成气缸盖冷却水腔,其特征在于:气缸盖本体内部靠近底部设置隔板,隔板将气缸盖冷却水腔分隔为上水腔、下水腔,排气道置于下水腔中;气缸盖本体底部设有连通下水腔的第一进水孔、第二进水孔、第三进水孔、第四进水孔、第五进水孔、第六进水孔,其中第一进水孔、第二进水孔设置于排气道下方。该气缸盖优化了缸盖水道的流场,解决了气缸盖底部鼻梁区冷却不充分的问题,以提高气缸盖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发动机的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气缸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V型发动机的分层冷却气缸盖。
背景技术
现有V型发动机的都是每缸单独一个气缸盖,气缸盖冷却系统都是相同的。随着发动机排放的升级,发动机功率要求的提高,使气缸盖受到高温高压,热应力和机械应力非常大。传统的气缸盖冷却水道不能有效的降低缸盖的热负荷,强化冷却气缸盖底部鼻梁区。导致因提升发动机功率发生气缸盖底部开裂的问题增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V型发动机的分层冷却气缸盖,该气缸盖优化了缸盖水道的流场,解决了气缸盖底部鼻梁区冷却不充分的问题,以提高气缸盖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发动机的使用成本。
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V型发动机的分层冷却气缸盖,包括气缸盖本体,气缸盖本体内分布进气道和排气道,气缸盖本体中间设有喷油器安装孔,气缸盖本体内腔形成气缸盖冷却水腔,其特征在于:气缸盖本体内部靠近底部设置隔板,隔板将气缸盖冷却水腔分隔为上水腔、下水腔,排气道置于下水腔中;气缸盖本体底部设有连通下水腔的第一进水孔、第二进水孔、第三进水孔、第四进水孔、第五进水孔、第六进水孔,其中第一进水孔、第二进水孔设置于排气道下方,第三进水孔、第四进水孔分别设置于气缸盖本体上靠近两个排气门两侧,第五进水孔、第六进水孔设置于进气道下方;第一连通水孔、第二连通水孔均连通上水腔与下水腔,下水腔在进气门外侧设置第一水孔、第二水孔,第一水孔、第二水孔均连通上水腔与下水腔,气缸盖本体上对应于排气出口的上水腔与下水腔之间设置第三水孔和第四水孔,第三水孔、第四水孔均连通上水腔与下水腔;所述下水腔中设置若干下层水道隔板,在工作时,下层水道隔板将冷却水引流至排气道周围表面,并将下水腔中的冷却水汇流经过鼻梁高温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层水道隔板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第五隔板、第六隔板,所述第五隔板设置于第一进水孔与第二进水孔之间,第一隔板设置于第三进水孔靠近排气道一侧,第二隔板设置于第四进水孔靠近排气道一侧,第三隔板、第四隔板设置于靠近进气道一侧,所述第六隔板设置于第五进水孔与第六进水孔之间,第三隔板上设置第一孔,第四隔板上设置第二孔,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及第四隔板分别与相应排气道表面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下水腔中对应于喷油器安装孔的表面外侧均布设置四个排气道,第五隔板与第六隔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五隔板延伸至相邻近的两个排气道之间;所述第六隔板延伸至相邻近的两个进气道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缸盖本体对应于上水腔的顶部设置缸盖冷却水口。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在缸盖水腔内设计分层水腔,下层水腔导流隔板设计,缸盖底部6个定点进水孔设计,下层水腔与上层水腔的连通水孔设计,使缸盖冷却水在缸盖内尽可能的冷却缸盖底部,充分冷却排气道周围的外表面,并汇流下层水腔的冷却水经过鼻梁高温区域,优化了缸盖水道的流场,解决了气缸盖底部鼻梁区冷却不充分的问题,以提高气缸盖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发动机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气缸盖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气缸盖下层水腔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气缸盖上层水腔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无锡开普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无锡开普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68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加工的钢板夹持工装
- 下一篇:乘用车复合材料控制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