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直升机发动机混合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8529.1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1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何玉庆;杨丽英;李思梁;于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1P9/04 | 分类号: | F01P9/04;F01P11/16;F01P7/04;F01P7/08;F01P7/16;F02F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002 | 代理人: | 何丽英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直升机 发动机 混合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直升机发动机混合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油动大载荷长航时无人直升机常用航空活塞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这种发动机可以在保证重量最优的情况下,提供最大的动力输出,现有的航空活塞发动机大都采用风冷或水冷方式对发动机进行冷却散热。风冷散热方式最佳的使用状态为无人直升机高速前飞状态,但在实际航空应用中,因任务需要,无人直升机通常工作在前飞速度较低或悬停状态,此时风冷发动机散热效果非常不理想;水冷散热方式通常根据预先设定的单一温度阀值控制水冷循环启停,无法根据温度实现自动调节,造成资源浪费,缩短无人直升机续航时间。特别是针对油动大载荷长航时无人直升机,采用单一的风冷或水冷方式,都无法发挥出无人直升机大载荷、长航时的技术特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直升机发动机混合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可有效提高油动大载荷长航时无人直升机有效载荷和长航时的技术优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直升机发动机混合冷却系统,包括水冷缸套、水冷缸套出水管、水冷缸套进水管、水泵、冷却散热器及温控系统,其中水冷缸套套设于发动机缸头上,所述水冷缸套与所述冷却散热器之间通过水冷缸套出水管和水冷缸套进水管连接成循环回路,所述水泵设置于水冷缸套出水管上,所述温控系统用于监测所述水冷缸套内的温度、并且根据监测值控制所述水泵的启动。
所述水冷缸套的上方设有冷却风扇I,所述冷却散热器的一侧设有冷却风扇II,所述冷却风扇I和冷却风扇II均与所述温控系统连接。
所述冷却风扇I与所述水冷缸套之间设有冷却涵道I,所述冷却风扇II与所述冷却散热器之间设有冷却涵道II。
所述温控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控器,其中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水冷缸套内的温度,所述温控器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并且根据接收的信号控制所述水泵、所述冷却风扇I及冷却风扇II。
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I和温度传感器II,所述温度传感器I设置于所述水冷缸套的缸套进水口处,所述温度传感器II设置于所述水冷缸套的缸套出水口处。
所述温控器设定有依次递增的温度阀值I、温度阀值II及温度阀值III;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测得所述水冷缸套内的冷却液温度超过所述温度阀值I时,所述温控器控制冷却风扇I开始工作,同时根据水温自动调节冷却风扇I的转速;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测得所述水冷缸套内的冷却液温度超过所述温度阀值II时,所述温控器控制所述水泵开始工作,同时根据水温自动调节所述水泵的泵出压力;当所述温度传感器和I测得所述水冷缸套内的冷却液温度超过所述温度阀值III时,所述温控器控制所述冷却风扇II开始工作,同时根据水温自动调节所述冷却风扇II的转速。
所述水冷缸套为两个、并且分别套设于所述发动机缸头的两侧,两个水冷缸套的缸套进水口通过两个分支进水管路与所述水冷缸套进水管连接,两个缸套出水口通过两个分支出水管路与所述水冷缸套出水管连接。
所述水冷缸套的外侧设有散热片。
所述水冷缸套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冷却散热器的顶部设有溢流瓶。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水冷缸套采用整体成型结构设计方案,避免了密封效果不良造成的漏液故障,同时降低了密封圈在高温使用条件下出现使用寿命大幅度缩减等一系列安全隐患。
2.本发明的水冷缸套的上方设有冷却风扇,水冷缸套外表面布置散热片,冷却风扇与水冷缸套之间设有冷却涵道,冷却散热器位于主旋翼下方,电子风扇位于冷却散热器下方,电子风扇与冷却散热器之间设有冷却涵道,最大限度地提高冷却效果。
3.本发明采用温控器实现温度自动控制,可根据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水冷缸套环形水腔内水温自动调节冷却风扇工作启停和冷却风扇转速、水泵工作启停和水泵泵出压力以及电子风扇工作启停和电子风扇转速,具有冷却效率高,可调节温度范围大,高度自动控制等一些列优点,温控器可根据水温范围自动选择对应的冷却方式,避免资源浪费,可有效提高油动大载荷长航时无人直升机大载荷、长航时的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水冷缸套与发动机缸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控制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85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