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合物共混梯度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5632.X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3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清;刘继延;张畅;陈佳;邹立勇;刘飞燕;尤庆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25/06 | 分类号: | C08L25/06;C08L63/00;C08L83/04;C08L33/00;C08L77/00;C08L33/08;C08J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梯度 功能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共混梯度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共混体系的制备:将带电的聚合物微纳米球分散在无溶剂的液态聚合物基体中进行共混处理,得到共混物;2)直流电场驱动形成梯度结构:将共混物加入到两个通电的正负电极之间,在高压直流电场驱动下,带电的聚合物微纳米球在液态聚合物基体中向具有相反电荷的电极移动形成梯度分布,待液态聚合物基体固化后移走电场,即可。本发明将聚合物长分子链卷曲成微纳米球形的形式分散在另一聚合物基体中以降低加工粘度,提高相分离速度,然后利用高压电场驱动微球,通过电泳运动产生浓度梯度,得到组成和性质渐变的梯度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聚合物共混梯度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自然界中,梯度结构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茎、动物骨骼和牙齿等生物材料中。一些具有软-硬梯度渐变的生物组织在受到外部冲击时,能够充当“减振器”,通过有效的转移和耗散能量来保护内部脆弱的组织结构。柚子是具有优异阻尼性能的典型代表之一,研究发现,柚子从高处下落过程中,2-3cm厚且具有梯度多孔结构的柚子皮能够耗散约90%的冲击能量,从而保护内层组织免遭伤害,这些梯度微结构给高性能阻尼材料的制备带来启发,构建具有空间渐变的聚合物梯度材料,使其具有较宽范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成为拓宽阻尼材料温域范围的一种有效途径。
对于制备聚合物/聚合物梯度材料,目前大多数报道采用溶液法、层层组装法(LBL)、熔融法。溶液法通过溶液中组分的自发扩散,然后挥发掉溶剂后得到梯度结构,但是溶液法需要添加其他溶剂,梯度结构的形成过程能耗时长、效率低,此外,溶剂挥发会引起结构变形和破坏,得到很薄的膜材。层层组装法(LBL)虽然以获得预设的梯度分布,但是组分变化很难达到连续,层间界面对材料的性能有负面影响。而且,这种方法仅能获得一些形状简单和特定的制品,无法获得形状复杂的制品及连续型材,生产效率也十分低下,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熔融法在熔融体系中制备共混型聚合物梯度材料必须借助外场(温度场或力场的)辅助下才能完成梯度结构的构建,通常是在加工过程(用挤出机、注射机、模具等设备)上完成。由于在加工过程中熔体经受剪切、拉伸等作用力或在温度不均匀的场中粘度的差异。组分在外力场作用下或热迁移作用下产生运动速度的差异,从而导致组分形成梯度分布。通过对熔融成型的共混聚合物,进行热处理来自组装制备梯度结构,在热处理过程中,利用基板界面的诱导作用和熔体中两相迁移速度的差异,使分散相在界面附近富集,
目前,所报道的聚合物/聚合物型梯度材料的制备方法,都难以实现有效地生产和应用,主要原因还在于:由于高分子体积大、分子链长且相互缠结。无论是溶液体系还是熔融体系,分子链的扩散、运动速度很慢,很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相分离产生梯度结构,即使有外场(如力场、电场)辅助驱动的溶液体系,虽然能够加快组分的扩散,但溶剂挥发需要的额外时间不足以弥补扩散所节省的时间,而且溶液法难以获得较厚梯度膜材(一般在微米级),在有外场驱动的熔融法制备梯度方法中,如熔融挤出中依赖于剪切力实现梯度分层,也面临两种组分的分子链由于缠结导致分相困难、梯度层组分浓度渐变跨度低和梯度层厚度小等问题(如熔融挤出梯度渐变层厚度只能出现在微米范围内),且熔融挤出不能构建热固性高分子的梯度聚合物体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聚合物共混梯度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聚合物长分子链卷曲成微纳米球形的形式分散在另一聚合物基体中以降低加工粘度,提高相分离速度,然后利用高压电场驱动微球,通过电泳运动产生浓度梯度,实现梯度结构的快速构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聚合物共混梯度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共混体系的制备:
将带电的聚合物微纳米球分散在无溶剂的液态聚合物基体中进行共混处理,得到共混物;
2)直流电场驱动形成梯度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汉大学,未经江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56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冲击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聚氯乙烯炭化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