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合物共混梯度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5632.X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3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清;刘继延;张畅;陈佳;邹立勇;刘飞燕;尤庆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25/06 | 分类号: | C08L25/06;C08L63/00;C08L83/04;C08L33/00;C08L77/00;C08L33/08;C08J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梯度 功能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合物共混梯度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共混体系的制备:
将带电的聚合物微纳米球分散在无溶剂的液态聚合物基体中进行共混处理,得到共混物;所述聚合物微纳米球为聚苯乙烯微纳米球或聚丙烯酸丁酯微纳米球;所述液态聚合物基体为环氧树脂、聚酰胺、丙烯酸树脂、聚二甲基硅氧烷预聚体、环氧树脂预聚体、三乙烯四胺、苯乙烯单体、偶氮二异丁氰、1,6-己二醇二丙酸烯乙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2)直流电场驱动形成梯度结构:
将共混物加入到两个通电的正负电极之间,在高压直流电场驱动下带电的聚合物微纳米球在液态聚合物基体中向具有相反电荷的电极移动形成梯度分布,其中,高压直流电场的电场强度为400V/mm~2000V/mm,并在温度为40~80℃的条件下保持3~30分钟,待液态聚合物基体固化后移走电场,即可得到结构稳定的沿电场方向排列的聚合物共混梯度功能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共混梯度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聚合物微纳米球与液态聚合物基体的质量比为1:1.5~1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合物共混梯度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聚合物微纳米球的直径为2~10u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共混梯度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共混处理具体为先机械搅拌2~10min,再超声分散20~4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汉大学,未经江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563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冲击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聚氯乙烯炭化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