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微波介质陶瓷品质因数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8709.0 | 申请日: | 2017-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7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苏聪学;覃杏柳;郑彬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626 | 分类号: | C04B35/626;C04B35/6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微波 介质 陶瓷 品质因数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电陶瓷材料生产工艺,特别是涉及用于制造微波频率使用的陶瓷基板、谐振器与滤波器等微波元器件的介电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波介质陶瓷是指应用于微波频段(主要是300MHz~300GHz频段)电路中作为介质材料并完成一种或多种功能的陶瓷材料,是制造微波介质滤波器和谐振器的关键材料。
微波介质陶瓷在近30年发展迅速,其材料体系得到了广泛的探索与研究。除了已商业化的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大多数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的微波介电性能参差不齐。为获得综合微波介电性能优异的微波介质陶瓷,尤其是获得高品质因数的微波介质陶瓷,除了微波介质陶瓷材料本身的因素之外,微波介质陶瓷的制备工艺也是影响材料微波介电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已商业化的微波介质陶瓷到近来综合微波介电性能较好的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其主要的制备方法是通过高温固相合成法,这是因为该方法技术成熟,设备和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便于工业化生产。另外还有熔盐法、共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反应烧结法等。熔盐法是在传统的固相反应中引入低熔点盐作为助溶剂合成物质的方法,但是该方法缺点是在热处理时如果密封不好,高温下挥发的KCI和NaCl等物质容易腐蚀耐火材料和电热器件。共沉淀法是将可溶性盐类按一定配比混合,加入合适的沉淀剂,使溶液中金属离子按化学计量比均匀沉淀,通过调节pH值和溶液浓度来控制粉末性能,再将沉淀物煅烧以获得各元素氧化物的混合体。但是共沉淀法缺点是容易产生团聚现象,而且微波介质陶瓷常含有难以以氢氧化物沉淀的离子,从而需要改进工艺,增加工艺难度。水热法是在高温高压的过饱和水溶液中进行化学合成的一种制备粉体的方法,其缺点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只能合成一些简单的氧化物及部分钙钛矿结构化合物,难以适用于广大的微波介质陶瓷材料。溶胶凝胶法是由金属有机化合物、金属无机化合物或二者混合物经过水解及缩聚过程,逐渐凝胶化并进行相应的后处理而得到产物的制备过程。但是溶胶凝胶法的工艺过程要求高,成本高,而且原料多为有机化合物,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害,难以大规模适用于工业生产。反应烧结法是指材料在烧结过程中同时完成化学反应,获得具有最后相组成的烧结体,制备过程中不需要粉体合成的预烧阶段及随后的粉体球磨阶段。但是反应烧结一般要求粉体较细、具有高的化学活性,或者要求高温或高压的条件,这就要求粉体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球磨(一般需要一天以上时间)(如CN101654367B、CN105777119A)获得化学活性高的粉体,因缺乏高化学活性粉体或高温高压条件而容易造成最终产物伴随大量杂质,因此同样造成制备工艺的繁琐以及最终产物的低生产率。
因此,从工业化角度来看,高温固相合成法是目前最简单有效的微波介质陶瓷生产方法,但其固有的缺点,如能耗大(煅烧与烧结时间长)、粉体不够细、球磨后颗粒易团聚等仍应引起该领域的足够重视。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提高微波介质陶瓷品质因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微波介质陶瓷致密度更高,陶瓷的烧结温度更低,烧结前的粉体颗粒细而不团聚,降低微波介质陶瓷的生产成本,同时提高生产效率,适用工业化生产。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高微波介质陶瓷品质因数的制备方法;
(1)在粉料中按照粉料:球=1:3的质量比,加入直径分别如下的氧化锆球,其质量比例为:
φ18~20mm,25-30%;
φ8~10mm,40-45%;
φ2~4mm,25-35%;
(2)将前述配制好的粉料以及氧化锆球放入球磨罐中,球磨罐放进球磨机,设置球磨机的公转转速为每分钟200~250rpm,湿式球磨2小时;球磨后烘干得到原料混合物粉体,将粉体压制成块状体,预烧块状体3小时,得到样品烧块;
(3)将样品烧块研磨碎,放入球磨罐内,球磨罐内预先装有与步骤(1)相同比例,相同尺寸的氧化锆球;将球磨罐放进球磨机,设置球磨机的公转转速为每分钟280rpm,湿式球磨2小时后停止;往球磨罐内加入少量分散剂,然后以球磨罐自转方式,转速为每分钟250~300rpm进行球磨1小时,球磨后烘干得样品粉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87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